無憂已經迫不及待了,張淑慧就用小勺子舀了蛋羹,仔細吹吹,然后喂了她。
“好吃嗎?”
方醒俯身問道。
無憂含著勺子,一邊吸溜著蛋羹,一邊仰頭,用那烏溜溜的大眼睛,迷惑的看著方醒。
小小的人兒,眼神茫然,讓方醒不禁笑了。
吃完蛋羹,無憂按照慣例要午睡。
而方醒就去了書房,馬蘇來了。
“今日不是休沐,你怎么回來了?”
馬蘇現在已經不是那個需要方醒用挖坑來磨礪他的秀才了,他很穩沉的道:“老師,那些外藩使者有些急躁了,他們在打聽陛下對外的態度。”
“他們在竊喜和不滿!”
方醒上次去過海外,所以知道那些國家的德行。
馬蘇垂眸受教。
“他們竊喜的是大明要自廢武功,只要寶船停了,大明對海外的影響力就會日漸消退,直至那些人忘掉大明。”
“沒有威懾就沒有利益,大明要想從海外獲取利益,寶船不能停,只能加大出海的頻率,并不斷在各地建立補給點,甚至是駐軍,這樣才能保證大明對海外諸國的長久影響力。”
方醒不知道寶船究竟是犯了什么錯,從朱高熾到滿朝文臣都在反對。
“我們現在放棄海外,可那些商人卻會從中看到商機,明白嗎?”
馬蘇想了想,說道:“商人逐利之心熾熱,只要有利潤,他們就敢下海。到最后……除非是朝中放開出海限制,否則……弟子以為會禁海。”
方醒贊許的道:“你的眼光不錯,商人的本質是獲取最大利潤,為此他們會力爭壟斷,壟斷渠道和定價權。出海能掙錢,而且還是能掙大錢,他們不會給朝中分潤,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禁海,然后他們獨自占據著出海貿易的這塊肥肉,而且……還不用交稅。”
馬蘇點頭道:“是,能出海貿易的,家中必然不簡單,否則地方官就可直接拿下。所以陛下……弟子不敢妄議。”
“有什么不好說的?”
方醒笑道:“大明那么大,坐在上面的那些人心慌了,生恐自己掌控不過來,若是再大力開發海外,那種恐慌就會變成驚懼,惶惶不安,就擔心百姓哪一天突然……突然就開竅了,他們要更好的生活,他們要學更多的知識,而這,恰好就是文官們所害怕的。”
閉關鎖國,這就是文官們的愿望。
上次方醒和朱瞻基出海一趟,結果把那些藩屬國都收拾了,甚至還滅了爪哇,這讓那些文官們惶惶不安,總覺得要大禍臨頭了。
“他們不想開這個頭,怕失控!”
馬蘇明白了,他原先覺得自己需要仰望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可此刻卻覺得那些人無需仰望。
“他們在故步自封,是的,就是這樣!”
從朱棣在時的進取,到現在的全面清算,全面推翻,方醒想殺人!
大好局面一朝后退,現在連那些藩屬國的使者都在漸漸輕視這個大明,他們想干什么?
……
大明不出海了?
駐京的各國使者們都開始盤算著本國的情況,弱小的惶惶不安,生怕被別國給吞了,對大明這個新政策覺得不可思議。
而實力強勁的國家就該笑了:沒人再去約束他們的擴張,沒人再去威懾他們。
“咱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是可惜了每年一次的進貢,那可是能得到不少好處啊!”
“嗯,不過……進貢應該還是能的,明人最喜歡顯擺自己中央大國的身份,只要帶些東西過來,他們肯定會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