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固的行禮已經打包好了,還有大明皇帝陛下贈送的禮物——十多本儒學經典。
“……這些都是大明治國的根基,陛下希望兩國之間能和睦相處……”
仆固覺得自己的耐心絕對是當世一流,可在面對著眼前這個據說是禮部學問最深的小老頭時,依舊憋成了內傷。
“……貴使拿了這些典籍去,以后兩國一東一西,那就是一脈相承,想來肯定是……”
仆固極力在壓抑著自己心中的殺機,至于那些儒學典籍,大街上到處都是,明人根本就不禁他們購買這些書籍,只是科學的書籍卻不行,連靠近都不行。
仆固知道會有人一路跟隨著使團回去,若是在大明境內搶奪科學的書籍,大抵一個都回不去了。
想到這里,仆固突然抬頭看著這位老夫子說道:“你爹娘可是被你的嘮叨給氣死的嗎?”
老夫子茫然看向通譯,通譯皺眉道:“貴使此言太過……”
仆固腦門上的青筋直跳,說道:“可他在我的面前嘮叨了那么久,從早飯吃完到馬上吃午飯,你們的皇帝可能忍受嗎?”
通譯早就口干舌燥了,于是在心中默默的贊同了仆固的話,然后說道:“貴使要注意,孟順大人可是禮部員外郎,若是受辱,禮部上下可不會罷休。”
仆固冷笑著,只覺得聽了一上午的之乎者也和兩國和平的氣總算是出了大半,正準備借著吃飯遁去時,院子里來了人。
“聽說你不肯走?”
方醒一進來就看到了氣的滿臉通紅的孟順,就問道:“誰氣著孟大人了?”
孟順不知道剛才仆固的話,可看他和通譯的神色,就知道不是好話。
老先生大抵是固執的,見到方醒就訴苦道:“下官奉尚書大人之命來商談兩國和睦,可這位使者卻是極為不耐煩,把下官的話都當做了耳旁風,興和伯,此事下官……”
孟順在京城有些名氣——嘮叨的名氣,所以方醒趕緊正色打斷道:“孟大人辛苦,此事交給本伯了。”
孟順嘮叨著,最后被勸了回去。
仆固看到他出去后才長舒一口氣,說道:“貴國是要用這種方法讓我回去嗎?若是這樣,那你們贏了。”
“你這話太油滑,借風使舵,倒是讓我有些意外。既然是折騰了一個上午,那你為何不走?”
方醒也頭痛孟順這種人,可關于孟順的毛病,大明的人說得,外人卻說不得!
仆固理解這種想法,所以說道:“你們的皇帝只見了我一面,據說你們的一個重大節日馬上到了,在這個時候讓我回去,貴國這是要選擇強硬嗎?”
語氣淡淡,卻包含威脅之意。
方醒坐下后,看到通譯的嘴皮子都成了老樹皮,就說道:“自己去弄水喝。”
通譯感激的拱手去了,仆固就叫了自己這邊的通譯出來。
“你在留戀什么?”
方醒沒有回答仆固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仆固看了一眼站在方醒身后的家丁們,淡淡的道:“我在為兩國之間的和睦而停駐。大明對使團很冷淡,這讓我憂心忡忡。興和伯,大明不該拒絕朋友的善意!”
陰霾的天空下,院子里擺著一張桌子,兩人相對而坐。其中一人喋喋不休的在說著什么,而另一人面色淡然,只是偶爾回一句。一個通譯在中間不斷的向兩邊翻譯著。
“……我國如今在西邊面臨著世仇,大明若是能伸出援手,那么我想大明將會贏得我們的友誼……”
仆固的話在方醒的注視下漸漸緩慢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