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雖然不滿科學,可依舊覺得金幼孜太敏感了些。
“就科學的模樣,百年后都難以登大雅之堂,金大人,消消火,楊大人,都消消火。”
楊士奇也給兩人倒了茶,說道:“科學于大明只是小道,于外邦卻是利器,陛下禁止輸出是正理,至于讓各方高看科學一眼,這也算不得什么。”
“什么叫做算不得什么?這事可大可小……”
金幼孜還想再說,可抬眼看到面色鐵青的楊榮,最后還是忍了。
“本官再說一次,陛下的身體不好,煩心事盡量少說!”
楊榮的目光掃過,大家都紛紛點頭,連金幼孜都不敢特立獨行,否則被孤立是遲早的事。
尷尬的氣氛不是一時半會能消除的,大家漸漸的開始處理政事,稍后楊榮就去請見朱棣。
“鬧騰了?”
朱高熾聽完他稟告政事后,就笑吟吟的問道。
楊榮咬牙暗恨,他恨通報消息的那人,把這種堵心的消息傳給了朱高熾。
“陛下,只是些爭論罷了,臣后來壓住了。”
這種時候不能失去擔當,所以朱高熾欣賞的道:“朕都知道了,你做的不錯。”
朱高熾同樣有擔當的說出有人監聽了他們的話,不過他卻不肯說是因為吵的太厲害,在外面的人想不聽見都不行。
“陛下,臣以為此事大抵會有些躁動,不過北方不大,而南方……殿下在那里,應該也不會出問題。”
朱高熾微笑道:“太子來了奏章,上月南方清理出了三百余有劣跡的小吏,百姓歡欣鼓舞,南方官場為之噤聲……果真是要震懾為主嗎?讓朕失望啊!”
“不催不動,難道那些猖獗的小吏平日里就沒人知道嗎?”
朱高熾有些火氣,胖手努力的握緊成拳,“漠不關心,任由小吏魚肉百姓,這是哪里的官?大明的?朕看是蒙元的!是來復辟蒙元的!”
“陛下……”
楊榮知道朱高熾是在借題發揮,換做是朱棣的話,現在大抵要讓錦衣衛和東廠下手,然后南方官場馬上就會籠罩在恐怖之中。
朱高熾放松拳頭,說道:“吏治說了多少年,從太祖高皇帝說到了朕這里,為何那些官吏就是不肯體諒一下朕,不肯體諒一下百姓呢?圣賢書都讀到哪去了?”
楊榮心中苦笑,朱高熾借著太子在南方整頓吏治的戰果,天衣無縫的就把自己捧了一把科學的舉動給圓過去了。
……
“……陛下問,圣賢書讀到哪去了。”
回到值房后,楊榮拋下這句話就走了。
值房內無人說話,先前義憤填膺的金幼孜呆呆的看著手中的茶杯,而其他人都面無表情的做著手頭上的事。
不知過了多久,楊士奇起身出去。走到門口時,他站定說道:“以前曾經有人罵過,說是把圣賢書讀到狗肚子里去了。都安生些吧,少鬧騰。”
……
科學居然成了外邦人覬覦的‘寶貝’,這個極具沖擊力的消息橫掃京城。
有人鄙夷外邦人不識貨,居然不知道買些儒學經典回去,也好讓本國人心教化。
有人說那些外邦人都是蠻夷,不通禮儀,只知道利益,必然不長久。
可隨后讓人憤怒的事情就發生了。
東廠的人在驛館里清查,查出了驛館人員以次充好,截留‘招待費’的同時,也查到被肉迷國使團仍在地上的書。
那可是皇帝贈送給對方的儒學經典啊!居然就這么被人棄之如敝履的扔在地上,而且上面還有腳印。
欺人太甚!
京城內的輿論瞬間反轉,無數人叫囂著應當去攻伐肉迷國,讓他們知道什么是禮儀,什么是天朝上國。
而本來應該處于風暴眼中的方醒卻意外的得到了清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