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時要是給他五百銅錢,或是再大方些,給他一貫錢,保證當天出去,當天就能找到地方。”
金英的得意就像是遇到熱湯的雪人,慢慢的融化了。
“可那人看著老實啊!”
“老實不能當飯吃,他若是老實了,那就是兩百個銅錢的買賣,甚至你只會給他一半,所以啊!什么活給什么報酬最好,省時省力。”
金英點點頭,覺得自己在宮中那個不容走錯一步的地方待久了,小看了天下英雄,居然被一個老農給騙了,實在是敗的不冤。
方醒很樂意見到金英吃癟,從一個滿腹陰謀的家伙變成一個懵懂的傻子,這個變化讓他的心情好了許多。
只是好心情沒持續多久,就被朱瞻基的怒火給驅散了。
怒火是由一份奏章引發的,奏章來自于一位御史,他彈劾了方醒。
“苦心孤詣攪亂朝綱,居心叵測蠱惑君王,興和伯可擔得起這等罪名?”
朱瞻基目光幾欲噴火,盯著左都御史劉觀說道:“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朕!劉觀,御史何時能就事論事?還是說天上下雨就能歸咎于朕無道!”
御史彈劾方醒那是常事,方醒無所謂,皇帝當沒看見,這些年下來大家相安無事。
可這位御史的矛頭卻指向了朱瞻基,暗示是皇帝在縱容方醒。
這是個危險的信號!
原先方醒和朱瞻基一外一內,遇到事情還能相互呼應。可這份奏章一旦發酵,那就是繞過了朱瞻基的盾牌方醒,準備先用氣勢壓住朱瞻基,然后再收拾方醒。
以前彈劾方醒的奏章從未連帶皇帝,今日算是開了先河。
方醒沒來,朱瞻基沒叫他。
劉觀出班,苦澀的道:“陛下,這份奏章臣……臣未曾見過。”
這就是說奏章不是通過正常渠道上來的。
誰遞上來的?
奏章不是誰都能上,不是誰的奏章都能順利到達皇帝的面前。
劉觀這話有撇清責任之嫌,不過都查院本就是一群愣頭青,出這等事再平常不過了。
朱瞻基冷冷的道:“朕才收到奏章,外間就傳的沸沸揚揚,誰泄露的?”
奏章都是各部各司交給內閣,然后內閣過濾一次,最后轉到朱瞻基的手中。
楊榮出班道:“陛下,臣等接到奏章都是立即處置,并無拖延。”
輔政學士接到各部奏章后,幾人分一下,遇到麻煩就集體商議,最后報給朱瞻基。
“這份奏章當時是臣接手的,還猶豫了一下,不過不敢私下留置,就和諸位同僚商議了一下,送了上來。”
楊溥出來認領了這份奏章的經手過程,卻讓劉觀再次中槍。
劉觀無奈的道:“陛下,都查院的奏章必須要有臣或是王彰的許可,可……王彰若是碰到這等奏章,自然是要和臣商議……”
送奏章的人!
朱瞻基霍然起身,怒道:“孫祥!”
“陛下!”
孫祥一直在殿外等候,被通傳了進來。
朱瞻基冷冷的道:“去拿了都查院送奏章之人,馬上問話!”
“是,陛下。”
孫祥拋掉了孫佛的名頭,殺氣騰騰的應了,然后出去。
主辱臣死,太監只有一個主人,那就是皇帝。
皇帝受辱,他們真的是感同身受。
所以皇帝為何相信太監?就是立場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