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七帶著斥候們很快回來了,方五畫了簡易地圖,朱高煦當即就帶人出發。
“一起去吧。”
方醒擔心朱高煦過于心急,到時候出錯,就召集了吳躍部。
“本王帶一百人就能把他們全殺光!”
朱高煦有些等不及了,方醒卻看著地圖在交代。
“這里的倭人膽子很大,大概是以為咱們不會重返小琉球,居然敢在平原聚居。”
曹七在邊上說道:“伯爺,那些倭人不擅長種地,整日就打獵,還有就是去那些小村子勒索糧食,有時候還會搶女人。”
方醒勃然大怒道:“你們為何不聚攏自保?”
曹七垂首道:“伯爺,大家都不是一個地方的,沒人愿意聚攏在一起,都怕……都怕被別人占了便宜,又怕被人給吞了。”
此時的福建一帶多有偷渡出海的,而且出去多半是一個村子的人,到了地頭不管其它,就先去找本地人,找到了就入伙。
這就是鄉黨!
既然敢出海,那必然敢亡命,所以吞并弱小之事也時有發生,正如同以后的那些大海盜,哪個不是靠著吞并漸漸發的家。
方醒郁悶的想打人,罵道:“別人都知道抱團,就你們蠢!心眼子就只有銅錢的方孔大,愚不可及!蠢貨!”
朱高煦殺氣騰騰的道:“既然這樣,那就殺光!”
“那些倭寇有五百余人,有刀和弓箭,還有三匹馬和五頭牛。”
方五在地圖中間點了一下,朱高煦略一思忖,就說道:“四面合圍,吳躍部合圍,然后放一面,本王帶人砍殺!”
“你最大,你說了算。”
這不是最好的方案,但是有吳躍部在,朱高煦想砍殺一陣的心思也瞞不過人,方醒覺得無傷大雅,就答應了。
“集結!”
命令一下,村子里的人都跑出來了,那個老漢迎過來問道:“伯爺,大軍這是要回去?”
方醒看看遠方的霧氣,就拒絕了披甲,說道:“我們去收拾了那幫子倭寇,回頭大概還回來。”
老漢一怔,然后歡喜的回身道:“官兵要去打倭寇!”
那些村民一聽就喜的瘋了,孩子們都紛紛跟著隊伍的邊上跑,叫嚷著。
“那些茍日的也有今天啊!殺光他們!”
“可那些倭寇厲害,官兵能不能打贏?”
方醒上馬和朱高煦并行,聽到這話,他覺得有必要給這些明人一些信心,就說道:“讓兄弟們唱起來。”
那些村民見識過倭寇的悍勇,所以帶著憂慮的看著這支隊伍在出發。
“豈曰無衣……唱起來!”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歌聲漸漸雄渾,軍士們火槍在肩,昂首前行。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肅殺之氣從長長的隊伍中散發出來,那些百姓不禁肅然站直了身體,那些孩子們也停止了追逐,歪著頭看著那些軍士,心中生出了艷羨。
當隊伍消失在視線中之后,一個孩子突然喊道:“爹,長大我也要去打倭寇!”
村民們靜默著,好男不當兵這個概念形成于前宋,那時的兵叫做賊配軍。
而在他們的印象中,大明的兵也好不到哪去。
一個婦人吸吸鼻子,順手抽了自家滾了一身泥的孩子一巴掌,說道:“可伯爺手下的兵看著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