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陡然凌厲,逼問著楊榮。
楊榮沒有躲閃,說道:“本官是支持的,但本官對你的激進有些疑慮。”
“你覺得本伯先行清理兼并之事是弄反了嗎?”
楊榮愕然道:“你知道?”
方醒笑道:“當然,先動稅,那樣的話百姓會支持,隨后再動兼并,百姓的支持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楊榮覺得方醒還是清醒的,可為何就沒弄清楚先后秩序呢?
“因為……”
朝陽溫柔,屋子里的寒氣仿佛被逼了出來。
方醒緩緩的搓著手,那粗糙的手背看著就像是老樹皮。
“因為我等不及了。”
室內寂靜,能聽到外面風吹樹枝發出的輕微聲音。
楊榮低頭,揉了揉眼睛,然后苦笑著。
他抬頭看看方醒,失笑道:“你還年輕,和本官比起來,你年輕多了,為何等不及了?”
方醒看著他,認真的道:“我擔心的是,哪一天,支持突然就沒了……”
楊榮側臉過去,沉聲道:“興和伯,你想多了,陛下意志堅定,不會妥協!”
方醒微笑道:“我也相信他不會,不過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人的身上,大勢當前,我若是不先找最難的那件事去解決掉它,我無法安心。”
“即使要多付出許多代價?”楊榮不解的問道。
他覺得自己和方醒就像是兩輛馬車,看似很近,中間卻有著一道鴻溝。
不可逾越的鴻溝!
方醒目光下移,皺眉道:“你的手在發抖!”
楊榮快速的收回了左手,強笑道:“沒事。”
方醒揭穿了他的謊言:“你這是心神激蕩,為何?難道是因為道不同嗎?”
“南方那邊在鼓噪,興和伯,麻煩不小。”
楊榮沒有回答方醒的問題,轉個彎就說了最讓大家忌憚的南方士紳。
“他們在旁觀!”
方醒不覺得南方士紳會馬上成為大患。
“文無第一,當年南北榜事件的影響可還沒消散,南方的讀書人大概要嘲笑了。”
兩人沉默了一陣,楊榮下意識的握著茶杯,然后才發現茶水都變冷了。
他喝了一口冷茶,起身道:“興和伯,此事的變數還有許多,濟南可能穩住?”
方醒起身準備送客,說道:“濟南的問題不大,可隨后肯定要擴散到整個山東,時機對不對,這卻要看朝中的決斷,不過我覺得……”
楊榮撫須道:“你想讓人寢食難安?”
“看情況吧,首要是穩固濟南,那些佃戶不肯承認自己是投獻到了士紳家,頭痛啊!”
楊榮回到了值房,幾位同僚都沒問他。
快午飯時,楊榮起身活動了一些身體,說道:“一稅制之事會暫緩,目前朝中就盯著各地對清理投獻之事的消息,及時匯總,報給陛下。”
說完后他看到大家都沒反應,楊士奇甚至在捂著額頭,就問道:“本官走了時候,可是有事發生了?”
金幼孜把毛筆擱下,搓搓臉,說道:“剛才的消息,昨夜東廠和錦衣衛趁夜出城,人數不少。”
不用別的話,楊榮就知道這代表著什么。
皇帝迫不及待的把一稅制的消息放出去,就是在為方醒減輕壓力。
百姓們得知了此事會如何?
有盼頭啊!
和投獻到士紳家去相比,肯定是一稅制有盼頭啊!
那誰還會反對?
楊榮想起先前方醒對皇帝的擔憂,不禁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