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最近喜歡上了養花草。
養花草看似簡單,可每天都要花時間去澆水,甚至是施肥,至于修剪枝葉更是常事。
坤寧宮里養了不少花草,有專門的太監宮女伺候著,也算是一個正式職業。
冬天花草沒啥要弄的,胡善祥只是巡視一番。
端端牽著玉米跟在她的身后轉,兩個孩子沒有多少耐心,就到處找小蟲子。
“姐姐,這里有蟲子。”
玉米蹲在地上,興奮的撿起了一只黑色蟲子的尸體對端端歡呼著。
端端皺眉看著那個蟲子說道:“是死的,扔掉。”
“不!”
玉米覺得這只蟲子的尸骸就是自己的戰利品,于是他搖搖晃晃的站起來,朝著前方的胡善祥跑去。
“母后,蟲子!”
胡善祥在看著一盆死寂的花,面色凝淡淡的,有些憂郁。
聽到孩子歡喜的聲音,她微微一笑,然后就看到了雀尾進來。
“娘娘,陛下要公主和殿下去,好像要出宮。”
胡善祥的笑容收了些,問道:“去哪里?”
這話問的有些越矩了,雀尾為難的道:“不知道,不過奴婢問了他們,說是興和伯也在。”
胡善祥放下心來,回身對兩個孩子說道:“你們的父皇要帶你們出宮玩耍。”
玉米不懂,但聽到玩耍也很高興。
……
“公主很有長姐的風范。”
看到皇帝后,抱著玉米的嬤嬤就把他放了下來,端端就牽著他過來行禮。
方醒很欣賞端端,朱瞻基看在眼里,心中有些想法,但卻不好說出來。
一行人出了皇宮,俞佳和沈石頭已經在等著了。
一輛外表看著很普通的馬車就是端端姐弟的出行工具,可玉米卻有些茫然無措,想尋胡善祥。
“弟弟乖,我們去打獵,回頭打些好東西給母后吃。”
街上行人漸多,大多是在兩邊的商鋪里進進出出,討價還價的聲音不絕于耳。
行人在左右,牛車馬車有秩序的在中間緩緩行駛,并不見誰家的車橫沖直撞。
那些百姓大多面色不錯,雖然不時見到有穿補丁衣服的,可衣不遮體卻不見了,寒冷的冬天里,百姓們都能穿上棉衣,面帶笑容。
朱瞻基看著這一幕,感慨的道:“朕想起了清明上河圖,那是何等的繁華,讓人悠然神往,如今大明蒸蒸日上,但還需惠及百姓,有人提議明年減少糧稅,你以為如何?”
“各地倉庫里的糧食堆積如山,這是好事,不過卻要注意尺度。”
“此話怎講?”
“要循序漸進,或是持之以恒,比如說今年減一成糧稅,明年減半成,后面減一成,這樣比較好。”
方醒說的比較隱晦,朱瞻基卻懂了。
“你是擔心百姓期待年年如此嗎?”
“對。”
方醒自家前世就是一個標準的小市民心態,所以才能對百姓的心思了如指掌。
“沒有好處百姓也要活,可一旦給了好處,給了幾年,再后面不給了,或是減少許多,他們就會不滿,甚至會叫罵,有人煽動的話,他們甚至會鬧事。”
“可這個好處以前是沒有的,他們為何要不滿?”
朱瞻基才說話就恍然大悟:“是了,以前皇爺爺經常帶我出宮,后來有半年沒怎么出去,當時的我就埋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