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男子上前說道:“本官都察院御史李二毛,奉旨來山東查驗各地糧倉,這是文書。”
那百戶官傻眼了,說道:“王通判,是京城來的御史。”
那文官的嘴角抽搐著,嘴里嘶嘶有聲。
李二毛見兩人惶然,就說道:“本官奉旨來查倉儲,你處就在其中,開倉吧!”
所謂糧倉,實際上都在屋里。
一排排的倉房就在前方,保管鑰匙的小吏來了。
天氣依舊有些冷,可小吏的面色通紅,看著很緊張。
他的手中是幾串鑰匙,很沉重。
所以他步履蹣跚。
方醒就站在倉庫外面,看著管糧倉的通判和駐軍百戶,說道:“最后問一次,可有虧空?”
那兩人都搖頭,目光堅定。
方醒點點頭,說道:“那就開門吧!”
那小吏低頭找鑰匙,速度很慢。
方醒就站在他的身后,說道:“抽查五間倉庫。”
小吏的手抖了一下,然后找到了鑰匙。
房門打開。
門外掛著一個冊子,方醒取下來看了一眼,卻是這間倉庫進出糧食數量的記錄。
倉庫里有五個大糧筒,邊上還堆壘著幾百袋。
方醒點點頭,有戶部的小吏就在邊上提起一個大斗,放在了糧筒的下面。
糧筒裝糧需要爬梯子,從上面裝進去。
而放糧就簡單多了,在下面的一個閘口出。
小吏把大斗放在閘口下,然后抽起閘口。
大米順著閘口沖了下來,大斗里就像是下了雨,一陣密集的敲打聲。
小吏是個老手,他盯著閘口的出糧處,猛地伸手去抓了一把,然后壓下閘口。
糧食不再流淌,小吏仔細看著手心里的那些大米,抬頭對方醒說道:“伯爺,是去年的糧食。”
在看記錄的方醒點點頭,“對的上。”
伯爺?
那跟進來的糧倉通判嘴唇在顫抖著,身體也在搖晃。
小吏又過去放了隔壁的幾個糧筒,其次就是那些糧袋。
出了這間倉庫,方醒見那通判面帶汗漬,就說道:“你慌什么?”
通判不知道他是哪位伯爺,心中一顫,就堆笑道:“伯爺,小的從小就膽小。”
方醒看了一眼那個百戶官,說道:“查!”
他帶來的不只是騎兵,里面有幾個戶部的老吏,都是精于倉儲貓膩的老手。
“這一間打開!”
帶著鑰匙的小吏被帶著四處跑,很快就打開了不同地方的五間倉庫。
方醒就站在糧倉的門口,聞著里面的大米味道,說道:“這里儲藏的都是大米,而山東一地的主糧卻是麥子,知道這些大米是從何處來的嗎?”
沒人回答,方醒說道:“都是奴兒干都司那邊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那些人遠離家鄉遷徙到了那里,種出來的糧食讓大明的北方都不再擔心遇到災荒,功在社稷。”
那些軍士和小吏站在下面聽著,有人在顫抖,有人在微笑。
“糧倉是什么?”
方醒看到有人在前方的糧倉進出,腳步匆匆,心中的把握就更大了些。
“糧倉就是大明的命!誰要是敢動大明的命,那全天下就會要了他的命!”
下面的那個百戶官低著頭,看不到他的神色。
當汗水在他的下巴匯集,并滴落下來時,卻被方醒看到了。
“伯爺,有假!”
這時前方跑來一人,一臉歡喜的喊道。
他滿面喜色,而不少人都面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