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明軍在清理有用的東西,順帶解決那些沒死的敵人。
補刀需謹慎,這是千百年傳下來的規矩。
一人突前,一人在側面戒備。
“啊……”
一個僥幸逃過馬蹄踐踏的聯軍軍士突然暴起,正面的明軍冷靜退后,躲開了攻擊。
側面長刀一閃而過,兩個明軍繼續相互掩護著向前清理戰場。
楊熊帶著一隊騎兵沖向了城門,頓時城門處一陣兵荒馬亂,但卻沒人敢關門。
可人都跑光了,就剩下一個身著緇衣的尼姑。
從大明立國開始,和草原上就沒斷過兵戈,也就是建文年間短暫的消停了,但是等朱棣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北望草原。
兵荒馬亂的年代,依舊有虔誠的方外人在四處奔走,為人們帶去心靈的安靜。
這個尼姑看著才十多歲,大抵是跟著師長一起來的。
她在顫抖著,跟隨著馬蹄聲的節奏,身體微微搖晃。
馬蹄聲漸漸減緩,然后止住。
楊熊抬頭看著城頭上的幾個頭領,問道:“可有哈烈人和肉迷人?”
城頭上有人翻譯了他的話,幾個頭領慌作一團,“沒有,沒有。”
楊熊冷冷的道:“本官的人要進去查!”
無人敢阻攔,騎兵們從尼姑的身邊沖進城中,那嬌小的身軀恍如暴風雨中的小鳥,瑟瑟發抖。
楊熊就在城門外盯著里面,他早就想弄掉亦力把里,然后大軍直接入駐,逼迫聯軍做出反應。
那尼姑一直在顫抖,等不見有人對自己動手,這才敢抬起頭來。
“你……你不要殺人了。”
字正腔圓的大明話讓楊熊微微低頭看著她,皺眉問道:“為何到了這里?”
小尼姑怯怯的看著他道:“爹娘以前就在這邊。”
“爹娘呢?”
小尼姑搖搖頭,茫然的道:“不在了。”
楊熊廝殺多年,早就把一顆心煉成了鐵石,可此刻卻莫名其妙的說道:“此處混亂,去哈密!”
小尼姑搖搖頭:“不去。”
楊熊冷冷的道:“由不得你!還有會大明話的嗎?沒有就是你了。”
小尼姑以為他是只想找會大明話的方外人,想起自己的那些師姐們,就鼓起勇氣道:“就我會。”
楊熊默然,等里面的麾下出來說沒找到敵人時,他指指小尼姑說道:“給她馬,帶走。”
殺氣騰騰的軍士讓小尼姑變成了呆子,等她被卷著去了明軍那邊后,城里才出來一群尼姑。
她們慶幸著自己躲過一劫,然后覺得這里不是好地方,準備去撒馬爾罕,看看能否找到貴人為她們修庵堂。
小尼姑被帶到了臨時駐扎地,隨后炊煙升起。
“去過哪里?”
楊熊從不是那等平白無故發善心的人,所以他坐在地上,看似和善的問著小尼姑。
小尼姑身處大軍之中,知道自己是待宰的羔羊,所以只得低頭。
“好多地方。”
“都有哪些?”
他的語氣重了些,小尼姑的眼睛就紅了,然后哽咽著道:“好多……大明……還有撒馬爾罕,奴兒干都司也去過,還有……還有……”
見她揉著眼睛,邊上有人低聲道:“大人,好可憐啊!”
小尼姑看著確實是很可憐,楊熊微微抬頭,回憶了一下,“當年本官跟隨文皇帝北征時,曾經被一個女人一箭差點射中要害,至此后,在本官的眼中,再無婦孺。”
楊熊說的淡然,可了解戰陣廝殺的都知道這里面包含著的兇險。
小尼姑抽抽噎噎的說了自己去過的地方,楊熊最后問了撒馬爾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