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要祭祖,所以大清早城中就煙霧繚繞著。
街上的行人少了許多,蔣迪背著一個小包袱緩步向城門方向走去。
紙錢從來都不是富貴錢,大抵都是用廉價紙張做的。
行走在城中,能看到煙霧從各家各戶冒出來,味道有些刺鼻。
自從前年城中因為祭祖差點鬧出火災來之后,在初一這一天城中就多了巡查的軍士。
“蔣先生又出城啊!”
蔣迪微笑拱手道:“是,出城有事。”
蔣迪一路打著招呼,在快到城門口時遇到了興和指揮使王冀。
他覺得自己只是和王冀見過一面,對方應該忘記了自己這個人,于是只是往邊上靠了靠。
錯身而過時,王冀突然皺眉,然后轉身問道:“你是……蔣迪?”
蔣迪沒想到他居然記得自己,回身拱手道:“在下正是,見過大人。”
王冀微微抬頭,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他,說道:“可想來軍中?”
蔣迪不去做小吏,那么軍中倒是需要不少如他這等有學識的人。
蔣迪微笑著說道:“多謝大人厚愛,只是軍中多有拘束,在下卻是不去的。”
這個拒絕有些僵硬,甚至還帶著些許頂撞。
王冀搖搖頭道:“又是一個眼高手低,看不起武人的蠢貨!”
他轉身離去,蔣迪看著他的背影,說道:“武人無能。”
他緩緩出了城,然后朝著遠處的京觀走去。
每年的現在外面都很冷清,連阿臺部都不會過來。
去年初一時,阿臺部一個喝多了的牧民沖進了一個正在祭祖的人家,引發了大沖突,所以從今年開始,但凡祭祀的時日,兩邊都要尊重對方的習俗。
天空很藍,但溫度很低。
京觀已經在這里矗立不少年了,每年都有人來這里祭拜,卻不是祭拜這些被封在里面的尸骸,而是祈求庇護。
而他們祈求的對象就是那塊京觀石。
那只狹長的眼睛依舊在冷冷的看著這個世界。
蔣迪走到石碑前,打開包袱,然后取出一瓶酒,還有酒杯香燭等祭祀的物品。
“娘,過年了,孩兒來看你。”
“去年孩兒教了一年的書,那些學生都很聰明……”
“有人給孩兒說媒了,只是孩兒想再等兩年……”
蔣迪低聲說著話,香燭煙霧繚繞。
那只狹長的眼睛在煙霧中仿佛多了些溫柔。
“怎么會有人,是我眼花了嗎?”
“誰?”
蔣迪回身,就見到身后站著幾個男子。
當先的男子滿面風塵,看向那石碑的目光深沉。
“您是……”
蔣迪漸漸的歡喜起來,起身道:“您是伯爺?!”
方醒微笑道:“咱們見過兩次面,第一次是……第二次是在金陵,那時候你還是個孩子,沒想到都大了,燕娘在天有靈,肯定會笑起來。”
蔣迪赧然道:“第一次時,我沒注意您。”
方醒笑意微斂,說道:“你怎么到了這里?”
蔣迪說道:“在下去年來了興和教書。”
方醒看了一眼那只眼睛,說道:“也好,以后你在這邊開枝散葉,伴著你娘,也免得她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