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子如何不丈夫,可這是人命啊!
朱瞻基的心微微一軟,旋即就變得強硬起來。
開頭很重要,只要今天開了這個赦免的頭,以后他將會把人命當做是轄制官員的籌碼。
他可以這么做,并且史上無數的例子在告訴他,明君就該這么做。
這無礙于名聲,反而會成為美談。
這就是掌控輿論的好處。
“楊稷殺了人。”
朱瞻基的話就是最后一顆釘子,直接把楊士奇的所有防線都擊潰了。
“臣……”
楊士奇的身體在搖搖晃晃,面色潮紅。
朱瞻基微微嘆息:“去吧。”
楊士奇強撐著起身,然后說道:“陛下,臣……”
他想繼續待在政事堂。
戀棧不去不是壞事,可楊稷犯的是命案,作為他的父親,楊士奇怎么在政事堂立足?
朱瞻基淡淡的道:“回家去,好生歇息。”
這是對老臣的優待,否則朱瞻基盡可呵斥,保證外面無人質疑。
“你有功于國,是大功,朕記得。”
朱瞻基的承諾沒有任何價值,對于楊士奇來說,此刻他只想保住兒子的性命。
所以他拱手道:“陛下,臣子可以去海外,此生不再回來。”
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君臣皆大歡喜。
朱瞻基搖搖頭道:“殺人償命,朕也不能徇私。否則開了先例,此后律法就成了擺設,這個道理你難道不懂嗎?”
楊士奇抬起頭,眼中含淚的道:“陛下,臣愿意赴死,只求……”
朱瞻基的面色冷淡,說道:“國法無情!”
他起身道:“送楊大人回去。”
這是最決絕的姿態。
昨日楊士奇還在這間大殿里對國事侃侃而談,可今日就成了人犯的父親。
人生際遇之奇,莫過于此。
兩個太監過去架起了楊士奇,然后強行帶著他出去。
……
楊稷的事發作了!
楊士奇出宮時的模樣讓知情人都開始振奮起來。
金幼孜在養病,楊士奇呢?
按照國朝的潛規則,兒子犯了命案,哪怕楊士奇不知情,可也得引咎辭職。
否則無需皇帝暗示,那些御史就會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的蜂擁而至,用彈章把楊士奇趕出朝堂。
“伯爺,楊士奇進宮請罪,出來了。”
楊士奇離開還沒多久,黃鐘就送來了這個消息。
“他就像是呆傻了一般,看樣子應當是被陛下拒絕了。”
方醒惘然的道:“他有功于國,有大功,可惜教子無方,可惜了。”
晚節不保是所有人都最忌憚的事,越老越害怕這種事。
“當年在揚州時,我得了消息,說楊稷把楊士奇的字畫拿出去買賣,就知道他以后沒有好結局,還暗示了楊士奇,可……”
方醒真的是覺得可惜了。
楊士奇莊重端正,行事不偏不倚,威望極高。
若是他無事,自然是朱瞻基穩住朝堂的重要幫手。
“他的位置保不住了,肯定是要致仕回鄉。”
方醒覺得一場暗斗即將要開始了。
黃鐘也是這個想法:“伯爺,兩個輔政學士的位置,那些人怕是要打破了腦袋。”
方醒說道:“楊稷之事本來隱秘不為人知,這次被爆出來,肯定是有人在暗中出手,為的就是那個位置。”
這時外面有家丁稟告道:“老爺,禮部尚書胡大人請見。”
方醒和黃鐘對視一眼,黃鐘說道:“伯爺,這是來示好的,胡濙果真是老謀深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