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
留給梁瀅的就只有一個孩子以及單親媽媽的身份,其他的什么都沒有。
錢就更不用說了,她微信里只剩下幾十塊錢,就是她所有的家當。
至于先前陪嫁給梁瀅的那輛車子,也都歸了對方所有。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梁瀅被對方兩句甜言蜜語一哄,把車子轉到對方的名義下不算,還不知道什么簽訂了贈與協議。
便是打官司都要不回來的那種。
本來剛開始的時候,方瑤還憐惜小姑子遇人不淑,沒少安慰她,也沒少給孩子買東西,衣服奶粉玩具等等。
剛開始的時候,
梁波和梁母自然是感激的,梁母更是拉著方瑤的說,說還是她家福氣,尋了這么一個豁達明理又懂事的媳婦,還說以后一定會好好的待她,把她當成親生女兒一般看待。
不過眾所周知,
婆婆說這話,聽聽就算了,當真你可就輸了。
方瑤又不是什么十八、九歲被人一哄就不知道南北的小姑娘,自然沒有把梁母的話當真,她這般做。
雖然開始是存著討好婆家的意思,畢竟她也才進門沒多久,娘家不在跟前,想要盡快的融入到婆家里,可不得好好表現一番嗎
這個邏輯是沒毛病,但卻需要把握好這個度。
因為一個不好的話,就會像方瑤這般,時間長了,你做的那些事情,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就像是后來,
方瑤自己也說不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或許是從她的女兒出生,又或者是從她懷孕的時候,也或許是從更早她沒有發現之前。
反正
婆婆開始陰陽怪氣的說些陰陽怪氣的話,什么自己看走了眼,如今有了孩子,在家里站穩腳跟,才暴露真性情什么的。小姑子梁瀅也是淚眼婆娑的低聲哭泣,說她知道錯了,但孩子是無辜的,讓她不要同一個小孩子計較之類的話。
就連丈夫梁波也開口勸說,她是做嫂子的,該是大度些,畢竟妹妹遇人不淑,外甥女出生就沒爸爸,也是可憐。
他們做舅舅和做舅母的,若是不再多疼著她些,外甥女豈不是太可憐了一些。
這話讓方瑤險些都要炸了。
離了婚的妹妹,她一沒趕人出去,甚至妹妹剛帶孩子回來的時候,為了讓她住的更舒服一些,還主動的讓出了主臥室,自己和老公住進了次臥里。二沒在家里陰陽怪氣過。三,外甥女她也沒少照顧,給人買東西。
她自覺,
嫂子做到她這個份上,舅母做成她這樣,不敢說自己是個多好的嫂子和舅母,但也不算差吧。
居然還敢嫌她做的不夠好。
怎么
她莫不是要把小姑子捧成廟宇里的金身菩薩,他們才滿意不成。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方瑤才察覺到了婆家的糟心,為著這個,她一度是成了家里的公敵,連帶著女兒都沒少被梁母甩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