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精明能干了一輩子,性子也是風風火火的那種,偏生娶了個兒媳婦,是個嬌弱撐不起事的,叫她看著不喜極了。
只是念在溫母給她生了個好孫子的份上,日常她也就不同她計較,除了剛進門的頭一年,她就沒給溫母立過規矩。
日常也都是能不見就不見,實在有些不喜她嬌弱不堪的樣子。
只是如今家里是這般境況,若非怕孫子辛苦,給她請了安后,還要再去尋溫母,她是不愿意和溫母一起吃早膳。
因為多看一眼都覺得糟心。
所以,
阿瑤這里前腳才離開,后腳,溫祖母便打發溫母離開。
溫母也知道溫祖母不待見她,也沒敢多留,很快也起身離開。
阿瑤從家里出來,外大門馬車已經備好。
在他上了車后,便往書院而去。
差不多半炷香的時間門,也就到了書院,眼下正式進學的時間門,院門口的馬車還不少,像是阿瑤這個是一點都不起眼。
下了車,交待了洗硯兩句,便踏進了書院。
作為尖子生,
又是備考明年鄉試的學子,他所在的班,乃是天字甲班,是備考明年鄉試的精英班。
教導這個班級的夫子也是書院最有才學的荀夫子,他是正經的進士及第,只是因為不擅官場之道,才告老還鄉,并且受了好友的聘請,到了書院,做了個教書先生。
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讓他也能說一句桃李滿天下。
是潁川郡最有名望的夫子,連帶著在整個豫洲都小有名氣,上門求學的學子不知道有多少,溫玉樹能拜在他的門下,可也是經過了三道考驗才成功。畢竟荀夫子的身份,別說溫玉樹這種前知府之子,就是現任知府之子,想要拜在他門下,通不過考核,也都白搭。
天字甲班的學生都是沖著明年的鄉試,故而都是相當自律的人,雖然還不到上課的時間門,不過班里卻十分安靜,每個人都捧著一本書,開始學習起來。
阿瑤到了,只是同泰勒頭的其他人,點點頭。
算作打招呼。
很快也就加入讀書大軍。
大概半炷香后,到了上課時間門,荀夫子也來了,他的年歲已經不小,快要六十歲了,不過保養的還算是不錯,一雙眼睛倒是少有的沒有老年人的渾濁,反倒是炯炯有神。
說起來,溫玉樹后來被冤,荀夫子是唯一一個相信,他不會做出那種敗壞門風,自毀長城的事情,只是苦于沒有證據,無法證明罷了。
也是他后來求情,溫玉樹才能免了繼革去功名后,還要挨的三十板子。
荀夫子到了之后,
先是講解了一下今日要學的知識,而后就是詳細的回答一下學生們不懂的地方。
這一節課也就過去了。
下節課便是荀夫子考察一下大家昨日里溫習的情況,并且就前兩日交上來的一些課業,進行一個點評和考核。
因為課時長,第二節下課,基本也就已經到了午時。
書院里雖然也有膳食,不過那基本上都是為夫子準備,若是學子想要在食堂吃飯的話,是要在每個月初的時候,叫膳食費,畢竟廚娘不管是買菜還是做飯,都是按人頭來的。
不過能進書院讀書,尤其是荀夫子坐鎮的書院,多半家里都是富裕之人。
午飯很少有學子是在書院吃,都是由家里送過來。
溫家雖然如今家資已經不豐,但還不差這點飯錢,都是由洗硯或者侍書送過來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