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嫂說著便手腳麻利的倒了一杯水過來,還用手指碰了碰水杯的墻壁,確定溫度處在一個適中的溫度,才遞給阿瑤。
也知道她躺著,喝水不方便。
還放了吸管。
阿瑤心里感嘆著對方的細心。
喝了小半杯,感覺喉嚨的干澀緩解了許多,便也停口了。
“謝謝阿姨。”
“不客氣。”楊嫂笑著說道,“好孩子,你等一下,我這就給你端小米粥去。”
說著便也就起了身。
因為醫生有交待,阿瑤也沒有多吃,小半碗盡夠了。
吃了飯,
楊嫂又叫了醫生過來,又做了個詳細的檢查,確定她已經脫離危險,只需要好生的養著,很快就會痊愈。
一直到這個時候,
阿瑤都還沒有見到救了自己的人,不過倒是從楊嫂的嘴里知道不少事情。
并且確定,
救自己還是鄧家夫婦,沒有換人。
鄧家夫婦之所以沒來,是因為他們夫妻都是大忙人。
鄧父是個子承父業的軍人,一年四季在家的時候那叫一個有限,頂了天也只有二十天,他和鄧母乃是娃娃親,兩家的家境屬于門當戶對的那種。
只是后來反越戰打響,鄧母的父兄相繼戰死,她母親受不了打擊,不上兩年的時間也病故了。
留下才剛剛成年的鄧母被送到了鄧家,為了保住家里的家產,鄧母要求鄧家提前履行婚約,讓她和鄧父成婚。鄧父出生在軍人之家,自小就受嚴格的軍人訓練,養成了他不愛說話,沉默寡言,但卻十分負責人的性子。
因而,
十分爽快的答應了鄧母的要求。
畢竟雖然兩家并不在一處,只逢年過節,才會來往一下,不過四舍五入一下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
結婚后,
夫妻倆相敬如賓,鄧父在外拼搏,鄧母就照顧家里,日子過得也算是和和美美。不過因為鄧父長年在外,兩人相處的時間不多,先開始鄧父官職低,家屬沒法子隨軍,但等到官職夠了,家里的父母也需要人照顧,況且鄧母的身體也有些虛弱,鄧父駐守的地方,條件艱苦。
鄧母一直都沒能隨軍。
大約是因為如此,倆人結婚十年,兩人才有了孩子。
鄧母生下女兒鄧明珠。
是鄧家的掌上明珠,家里只有這么一個孩子,又是結婚多年才得來,自是愛若明珠。本來一家人的日子過得挺好,卻沒想到,就在鄧明珠八歲的時候,學校組織郊游,在過馬路的時候,卻碰上了貨車司機,疲勞駕駛,打瞌睡間,沒看清楚。
發生了車禍。
鄧明珠因為個子高,走在最后面,不幸的被撞到。
那肇事司機,一看撞了人,魂都嚇沒了,竟然沒停,而是一踩油門,就這么跑了。
帶隊的老師也被嚇懵,再加上一起的小孩子雖然不算多,但也有十多個,也都被嚇得不行,哇哇的哭了起來。
好半天的時間,才反應過來。
不過因為是郊區,醫院距離遠,救護車趕過來也要時間。
等到了,鄧明珠已經沒救了。
雖然后來肇事司機被抓到,判了刑,被送到了監獄,受到了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