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并不需要多說什么,只需要安靜的等著就行了。
就像是阿瑤所想的一樣。
這一次,她安安靜靜的,不哭不鬧,辛國邦自然也就沒有提要帶她回去的事情,畢竟他這次來也不是要帶阿瑤回去,而是來解除領養關系的。
只是,大概是因為她不吵不鬧的樣子。
讓辛國邦更多了幾分的愧疚之心。
所以在臨走之前,他給了李院長一張五萬塊的支票,只說,是他們夫妻不對,這些錢,是他們夫妻的一些心意。
李院長看著支票,沉默了一下,還是收了下來。
畢竟福利院的財政狀況一直都不大好,五萬塊,對福利院來說,也不是一筆小錢了。
“瑤瑤,是我們對不起你,雖然以后我不再是你的爸爸,但你日后若是有什么事,還可以給我打電話,能幫的我一定幫。”
辛國邦在臨走之前,如是的對阿瑤說道。
對于他這話,阿瑤幾乎是聽了就忘。
領養關系解除后。
阿瑤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氣,對她來說,原主的愿望,也已經算是實現了一半,至于接下來的一半,只等著她日后再說。
眼下,對她來說,最要緊的事情,是上學。
但是這一次,她決定不再按部就班,孤兒一個,這家福利院也是靠著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才能運營。
如今的她,可沒那么資本,去無憂無慮的去長大。
事實上,早幾年的時候,福利院的孩子想要上學,還是有些困難的,畢竟財政狀態擺在那里,供應不起。不過幾年前,國家統一了九年義務教育,一應的學雜費免除,這才能讓福利院的孩子能上的起學。
但也僅限于初中畢業之前。
高中的話,那就好看個人的本事了。
要不就是成績好,有各種獎金做為支撐,可以供應自己繼續讀,要不然就是運氣好,被好心人給資助了。
在這兩者之間,阿瑤自然更傾向前者,也必須是前者。
沒有誰比她更明白和清楚,人情,有的時候是世界上最難還的東西。
阿瑤很快就在心里為自己的未來,做了一個計劃,這第一件事就是要轉學,先前因為辛家的關系,家里不缺錢,所以阿瑤念的學校是實驗雙語小學,是一所私立學校,一年下來,學費不菲。
如今她既是已經回到福利院。
那么自然是不能在那里繼續就讀了。
對了,說起這個花,她還有一項要記住,那就是她在辛家的三年里,一應的花銷,也要記下來,等到將來她有能力,要一齊還給辛家的,畢竟在她的字典里,既是斷了,自是要斷的干干凈凈,清清楚楚。
不然的話,一旦有所糾纏的話,那可就是虧欠的一方。
阿瑤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
轉學的事情,阿瑤的年紀還小,自是要李院長來辦,在告訴了李院長后,她的臉上先是露出了復雜的神情,而后欣慰的摸了摸阿瑤的腦袋,說道“我們瑤瑤長大了,也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