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王現如今還想要當皇帝的話,就只能和上輩子一樣,造反了。
而且不同于上輩子,他好歹還有個正經的借口,這次再造反,那就是純純的謀逆。便是成功了,也要有個污名在身,失敗了,下場更慘。
不同于譽王的狂怒。
先前支持譽王的那些官員,更是如喪考妣,心思活絡一些的,已經開始想著要怎么彌補還有時間。
而且觀太子的行事,也不是那等小氣的人,還是能補救的。
但一些和譽王關系綁定深的,這條路是有些行不通。
例如譽王妃娘家,安定侯府,隨著譽王妃嫁給譽王,他們就是譽王天然的支持者,便是想要脫身,都不容易。
關系擺在那里。
不過安定侯府是武將,大慶邊關南有胡人,北臨韃靼,雖然如今三國簽訂了盟約,看似太平下來,不少武將也都被召回,但邊關從未有過真正的安穩,尤其是每年開春,或者臨冬,也都會生摩擦。
所以大慶對武將還算是重用。
只要安定侯府一日兵權在手,太子便是想要收拾安定侯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握有兵權的安定侯府尚且擔心,太子登基之后,要清算,更何況其他人家。
杜家,在知道秦王被立為太子后,家里的氣氛那是一日沉重過一日。尤其是沒多久,譽王府那邊傳來了消息。
女兒杜恬瑤生了,是個兒子不假,但因為杜恬瑤孕中的時候多思,身體調養的不是很好,導致孩子生下來便體弱的厲害,太醫的意思,養到十歲才算是站得住腳,在這之前,卻要耗費心神,仔細再仔細。
個中一旦有個不好,孩子就會夭折。
尤其是三歲之前。
這還讓杜家聽得杜家的心,涼了半截,果不其然。
孩子不到半歲,便因為京城中突發了小兒流感,孩子也不幸染上,因為體質差,沒能熬過去,就這么沒了。
杜恬瑤自知道孩子可能養不大后,便一心想要調養好身體,再生一個,把孩子是全權交給丫頭婆子照料,她自己只是得空問兩句。
如今孩子沒了,她哭了一場后,也就不再提。
涼薄的心性一覽無余。
可惜,
譽王因為爭奪太子之位失敗,整個人都頹廢不少,他對杜恬瑤雖然有幾分喜愛,但這個時候,他傷心難過都來不及,哪有時間搭理杜恬瑤
安泰元年,
雖然說是才登基,但先前慶德帝病重的時候,朝政已經是安泰帝在處理了,所以登基后,對朝政也十分了解,也沒有手忙腳亂。
過度的還算是平穩。
至于譽王的話,不知道是不是徹底沒了心氣的緣故,自打立了太子之后,他就開始了自己醉生夢死的日子。
整日的沉浸在怨念后,又染上了酒癮,整個人都頹廢下來。
現如今更是已經病了一個多月。
沒了鬧幺蛾子的人。
慶德帝是個英明的帝王,留給安泰帝的也是個國富民強的盛世,雖然還有不少的瑣事需要處理,但還算是穩定。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梳理完畢。
朝政徹底穩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