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濮落之前生活的那個華夏遍地鱷魚、犀牛、大象的時代,家里養一條鱷魚當寵物還帶出門遛都是很炸裂的新聞,更別提現在了。
果然,不過一會,抓住了關鍵詞的濮小落就在手機上搜到了那家收留了鱷魚的動物園信息。
動物園的名字十分樸實,因為毗鄰泰山,就叫岱宗動物園。
這個動物園說來也有些來歷,它有接近五十多年的歷史,光年齡來說,可以稱得上是動物園中的老祖宗。
不過雖然年紀大,但存在感很低,如果不是這次的鱷魚事件鬧得太大,估計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泉城內居然還有這么一家民營動物園。
不過也多虧這條鱷魚,好奇的網友們紛紛開扒這個名字陌生的動物園,這才讓濮落如此輕易地查到了關于這座動物園的前世今生。
岱宗動物園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最早的一批民營動物園,當時老百姓對于世界各地的動物充滿了好奇,生意人很快抓住了這個現象,民營動物園便如雨后春筍一般遍地開花。
說是動物園,其實粗糙得很,隨便搞塊地方弄點籠子,買來些當地沒有的動物,再搞點動物表演,老板就可以安安穩穩地把錢給賺了。
別說豐容、五大自由之類的動物福利了,這些動物想吃些好的都難。
在圖像資料中,幾平方的鐵籠子,滿地人類投擲的食物,被大量人流圍觀的環境就是這些動物生存環境的全部了。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隨著民眾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便捷,再加上保護動物意識的覺醒以及政策收縮,大量私人動物園先后倒閉。
但動物園倒閉了,動物的處理卻成了難題。
運氣好、亦或者比較稀有的動物可以被各地的公立動物園收留,但公立動物園能夠收納的數量有限,大部分動物只能另尋他處。
人可以等待,動物卻不能,那一張張都是要吃飯的嘴,于是有些黑心的商家干脆讓動物彼此廝殺,悄悄開展了殘酷的斗獸表演以此謀生,更有甚者,因為食肉動物能賣出更好的價格,干脆將食草動物投喂給食肉動物當飼料。
若是再賣不出去,便流入了野味市場。
就算是只剩下文字的記錄,也能讓人看到那一段時間內的一幕幕慘狀。
而岱宗動物園則是走了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岱宗動物園的第一任正式園長據說當時只是一個給動物園打工的長工,他主要任務是照顧當時的一頭小黑熊,在得知老板要將黑熊賣給藥廠供取膽汁后,他掏出所有積蓄將這頭黑熊買了下來。
后來,他靠著做生意賺的錢和一些愛心人士的資助,盤下了岱宗動物園,并在此之后先后收留了不少無處可去的動物。
這些動物基本都是老弱病殘,比如尾巴掉光而且長不出來的孔雀、被人當寵物養,后來發現就是肉豬遺棄的大肥豬、只有三條腿的野貓等等。
就連老園長最早留下來的黑熊,也是一頭瞎了眼的熊。
一園的老弱病殘自然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動物園行業中立足,不過好在老園長家里有地,靠著將林地外包的收入和退休金,他也勉強將這個動物園拉扯了下來。
據去過這個動物園的人說,該園依山而建,雖然處處都能看得出貧窮的痕跡,但里面的動物卻被照顧得油光水滑,而且老園長很擅長園藝,每到花季,園內就百花盛開,光是賞花也能值回票價。
啊,忘了說了,這個動物園的門票價格只要10元,這個價格就算是在物價無論放到哪兒都是炸裂級良心價的。
不過老園長畢竟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現任園長是老園長的孫子,叫陸吾,剛接手動物園兩年。
小陸園長大學時候學的是獸醫專業,接手后就給岱宗動物園辦理了野生動物保護救助資質,所以岱宗動物園在此后又陸陸續續多了一批“老弱病殘”的動物們。
什么折了一邊翅膀飛不起來的走地貓頭鷹,什么斷過尾巴走路保持不了平衡,經常會莫名其妙平地摔的赤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