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放得太低”飼養員小魯插話。
“外面不太隱蔽”飼養員小錢探頭。
“要不要搞個迷彩色”飼養員小于提出意見。
濮落“”話說,這些家伙是什么時候過來的
小魯擺擺手表示他們啥時候來的不重要,關鍵是鴛鴦不做巢這個事情比較讓人鬧心,先解決這個問題比較好。
眾飼養員圍在一起集思廣益,在一番討論后,他們將人工巢穴外面纏繞了樹枝掛到了更高的地方,但依然沒有讓鴛鴦夫妻滿意,真相直到陸吾咨詢了他在一個大型公益性自然保護組織工作的朋友后才揭曉。
“你們這些鳥巢的結構更適合那些羽翼豐滿后出巢的鳥兒,不適合鴛鴦。”皮膚黝黑的青年一接通視頻,看了看鳥巢的結構后就笑了,“你們知道鴛鴦是樹棲,雛鳥一出生就要從洞里跳出去,跟隨父母去水池吧”
“知道。”
眾飼養員齊齊點頭,他們都將巢穴掛高了,但鴛鴦還是不來啊。
“你們這就是燈下黑了,高不高其實無所謂,野外的鴛鴦也不是在每棵樹上都能找到高度合適的樹洞的,必要時候它們也可以將就,但關鍵是你們得留個能讓雛鳥跳出來的路子啊”
對哦
濮落恍然大悟。
是他們燈下黑了,光想著鳥巢外部,沒想到內部情況。
如果是野外的樹洞的話,內部基本都是坑坑洼洼且有角度,幼崽的腳丫子和小翅膀一起努力的話可以順著坡度向上,但人工巢穴是用木板拼接成的,內部毛刺還被細心的飼養員們摩擦過,對于大鳥無所謂,這個直上直下的平面對幼崽來說的確是不太好上手。
想必這也是鴛鴦父母猶豫的原因。
知道了原因,要改變就很簡單了,無論是在木板“墻面”上刻上劃痕增加摩擦力,還是貼上木條方便雛鳥的腳丫子借力,做起來都并不復雜。
除了手工有些糟糕的濮落被按著沒動外,大家也就花了兩小時,就將鳥巢改造完畢了。
手藝最好的小魯還趁著這個機會給鳥巢增加了防蛇擋板,然后他們花了同等的時間將鳥窩掛回原位,同時還在邊上安裝上了可以靠太陽能充電的小雪人三代。
順帶一提,在等待大家做木工的時候濮落也沒閑著,他一邊給小雪人們裝上專用電池,一邊拿出畫筆給小雪人們畫上了迷彩服,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鳥兒們對監控產生反感。
不用擔心顏料會讓鳥兒們對小雪人生出警惕,老天在給了大部分鳥兒開buff的視覺之后,也關閉了它們嗅覺的大門。
而園長對小雪人做了進一步的加工它們被貼上了小樹葉,乍一看就更隱蔽了。
考慮到鴛鴦的習性,在放置巢穴的時候,動物園的飼養員們還精心挑選了些地面有茂密植被的位置,這樣可以給跳下來的雛鳥做緩沖。
做完這一切后,他們剩下的工作就是觀察和記錄了。
令人欣喜的是,4月2日,13的人工鳥巢被更新為適合鴛鴦的巢穴樣式,4月3日就有一對鴛鴦夫妻選擇入住,之后一周房客們更是零散入戶,一直到清明節假期之前,動物園的鴛鴦夫妻們基本都找到了自己的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