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么做到的家長們是突然進修了什么專業知識嗎
蜻蜓振翅飛進,它調整了高度,這才發現了展板的“小秘密”,就在孩子們看不見的展板高處,放置了一排有著傾斜角度的告示牌。
告示牌上書除了您的講解,您的孩子無法從這里以外的區域了解到這個展區的知識,請為它介紹本展區最明星的動物知識吧。
這才是爸爸媽媽化身成為博學者的原因啊
不過,噓,不要告訴孩子們這個小秘密哦,這可是爸爸媽媽們的尊嚴所在哦。
再向前,是一排可以推動的展牌,展牌將人流分割成了兩段,那是從單細胞動物進化到人類的漫長時間線,人類所在的哺乳類和許多現存綱的動物們列在了同一張表上,然后隨著越來越靠近人類,一些綱、目的動物名稱逐漸暗淡,而一直到人類出現后,那些變暗的名字成倍數開始增加。
一個孩子有些不敢置信地說“我們人類原來出現得那么晚啊,連蛙蛙都比我們早那為什么在人類出現后會有那么多動物消失掉啊”
這個問題,展板沒有回答,孩子的家長以及周圍的人都沒有辦法回答。
只有站在這塊一言說盡了千萬年的展板前,他們才能感覺到人類是多么的渺小又傲慢。
正是因為如此,當他們帶著這樣的困惑和思考走入影音室的時候,才能被里面一只青蛙的故事所感動。
原來,蛙類和人類曾經有蜜月期,因為它們的食譜和農業害蟲大面積重合,早期的主要稻民族壯族就是以青蛙為崇拜圖騰的。
那是什么時候開始,人類和蛙居然成了對立面了呢
是人類開始食用青蛙開始還是人類給稻田大面積噴灑驅蟲藥開始亦或者是人類帶來了牛蛙這個蛙類天敵開始
明明是和人類一起共存了很多很多年的動物啊,難道我們就不能想想更和諧的辦法嗎難道我們一定要將所有的“朋友”都逼成敵人嗎
注視著影片里的主角青蛙死去的身影和小孩子們一抽一抽的嗚咽聲,小小的思考開始萌芽。
這個十分鐘不到的小短片雖短但后勁卻很大,在步入最后一塊的展廳時,你的目光會被一幅巨大的螺旋狀生態展示“畫像”所吸引。
以青蛙雕塑為中心,它的食物和天敵呈螺旋狀在它周圍排列,場面十分壯觀。
定睛一看,這一張畫像的背后原來還有著絲絲縷縷的細線,順著線條可以走到后方的展箱觀察昆蟲的實體,為了方便看眾,在那些昆蟲的展柜中還被放了一個小青蛙擺件,試圖展示雙方的身材對比。
而就在這些展柜的邊上,放著一組模型對比,展示了一只青蛙每天的食量,以及一年的食量,那些昆蟲堆疊在一起的模樣和小青蛙可可愛愛的樣子的對比實在是足夠震撼。
而在這些展柜邊上還擺放了一排游戲機沒錯,就是游戲機。
游戲機有的模仿了蛙眼效果,配備了小水槍,要求玩家在蛙眼效果下用水槍順利擊中隨機出現的昆蟲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