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眾人一靜,趙光義也已經走在自己座位上,冷哼一聲,坐了下去。
本來在趙光義看來,自己與那南唐使臣鄭王李從善地位相等,是負責迎接和招待南唐使團的最佳人選,結果這差事被趙普搶了去,趙光義今日心中極為不爽。
很快,南唐使團在大宋宰相趙普的親自陪同下,一路來到了垂拱殿,有內侍將三十多名南唐人了自己位置上,他們坐在另一邊,緊挨著正中深處高高在上的龍榻。
這時,又響起一聲清脆的凈鞭,大殿內頓時一片寂靜,殿后有了動靜。先是兩名起居舍人走出來,他們是記錄天子言行的侍從官,一東一西站到了殿內兩角。繼而是一班手持扇、劍等禮器的黃門宦官。等黃門站好位置,圣樂曲調突然猛然高起,迎接天子出場。
趙匡胤從殿后徐步走出,身穿赭黃袍,頭戴平腳幞頭,為天子常朝之服。在九十九只牛油巨燭的照耀下,光華四射,站在寶坐之前,目光如電,掃過群臣,神態威壓。
天子就坐,黃知軒學著旁邊杜天岡的舉止動作,和群臣一起三呼萬歲,趙匡胤接受大家的跪拜,宣稱免禮。
黃知軒注意到,那些南唐人只是躬身行禮,并無跪拜之意。
黃知軒記得在趙匡胤滅了西南邊的蜀國,又迫使東南邊的吳越王錢繆向大宋投降稱臣之后,李煜驚恐之下向大宋稱臣,妄想讓趙匡胤放過南唐,趙匡胤曰:“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
這句話可謂是振聾發聵,得以名傳千古。
黃知軒胡思亂想著,學著其他人跪坐在自己案幾之后,趙匡胤講了幾句場面話,表達了對南唐使團到來的歡迎,和兩國和睦友好的祝愿。
然后,李從善代表南唐皇帝李煜表示了對大宋皇帝的問候之意,表達了愿意當好鄰居的意思,也希望大宋也一直是好鄰居。
最后趙匡胤提議所有人舉杯,一起喝了酒,然后宣布開席。
黃知軒暗自觀察,發現這群南唐人中有七八名年輕人,神色倨傲,他猜想這些人便是李煜派來‘宣揚國威’的主力,雖然感覺南唐人的這種方式很可笑,但在大宋君臣來說,若是真被對方在讀書人的八大領域碾壓了大宋,那絕對是非常丟人的事情,甚至在他們看來是有失國體的事情。
趙匡胤和趙普深知在“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方面大宋的天才多半不是南唐的對手,所以他們初步計劃是將南唐人在第一個敬酒環節先灌醉再說,這個任務交給了在坐的官員。
黃知軒的任務本來是和那些才子一樣,在后面的環節負責“接招”的,可如今他混在官員中,只好跟著大家一起去給南唐人敬酒,總不能自己一個人坐在一群官員中一動不動,那太顯眼了。
大宋官員敬酒如此兇猛,南唐鄭王李從善立刻就察覺到了大宋人的陰謀,隨即有了應對辦法,暗自叮囑南唐人:“盯住幾個酒量弱的大宋官員,只要有一個人大醉失態,本王就有借口不讓對方再糾纏敬酒,然后提議開始比拼詩詞歌賦和琴棋書畫。”
南唐人嚴格的執行了李從善的命令,很快就找到了目標——黃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