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母親的貼心小棉褲,朱厚熜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如今幫蔣氏爭取到了名分,能夠進到紫禁城生活,那么接下來馬上就是下一步給親媽蓋房子。
之前也說過,明朝太后并未有專門住所,就連張氏也是在仁壽宮和清寧宮之間搬來搬去,如今嘉靖身份特殊,一宮兩太后,總不能擠在一起。于是他早早命工部開始修繕寢宮,朝廷知道此時拖不得,于是也沒幾個反對的。
新的太后寢宮以原有清寧宮的一部分為基址,在其之上進行拆除后修建,朱厚熜將之命名為“慈寧宮”。從此之后,蔣太后住在慈寧宮,張太后住在仁壽宮,兩地相距半個時辰路程,也算互不打擾。
朱厚熜近乎獻寶似的為母親姐妹展示宮中一切,表示這里所有陳列擺設都是他親自挑的,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像是個尋常人家十五歲的孩子。
蔣氏溫柔地看著兒子,等他說完,方才拉過對方,看這相比分別之時瘦了一圈的朱厚熜,心痛道“怎么抽條成這樣,是不是忙于政事沒好好吃飯”
“沒有,兒子現在胃口特別好,估計是在長個頭兒,每天晚上腿都抽筋。”朱厚熜連忙解釋。
“抽筋會不會是什么別的毛病,要不要請太醫看看”蔣氏原本只是隨口一句,誰知“太醫”兩個仿佛觸動了朱厚熜身上的什么開關,面色大變,連連擺手。
“不必不必,千萬別叫太醫,”向來矜持冷靜的少年難得露出懼色,旋即又道“母妃你以后要是不舒服了,先跟我說。”
蔣氏迷迷糊糊地點頭,不明白兒子怎么鬧這一出。
但其實此也不怪朱厚熜,明朝的太醫院實在太過奇葩。
朱元璋繼承元朝戶籍制度,將全國戶口分成民、軍與匠三類,其中醫戶屬于民,大部分要求子承父業,不能隨便更改,而太醫的選拔大多都是從世代醫戶中挑選。所以一個人,哪怕資質平庸,只要你家里是醫戶,然后簡單的考試通過了,你就很有可能來給天子看病。
當年成化皇帝朱見深提拔了一個叫劉文泰的人進太醫院,此人也就是沾了戶籍的光再加上長得俊美些,根本沒什么真才實學。成化晚期因為萬貴妃的離世悲痛萬分,有些感染了風寒,結果吃了劉文泰給開的藥,整整腹瀉十幾天,最終一命嗚呼。
孝宗弘治繼位后,也沒處死劉文泰,只是罰俸降級。搞笑的是十幾年后劉文泰靠著熬資歷又熬上去了。這次感染風寒的換成了孝宗,劉文泰給他開了大熱之劑,最后導致明孝宗也沒了。
“皇帝殺手”劉文泰一連治死兩位天子,但最后也還好好的,流放廣西壽終正寢。
在登基的前兩個月,朱厚熜為了跟朝臣較勁不眠不休地批改奏折,最后也有些頭痛,吃了太醫院給開的藥不光沒好,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最后還是冼如星從空間拿了粒感冒膠囊給頂了過去。
病好之后的嘉靖又陷入了自己最愛的陰謀論中,怎么會這么巧偏偏是大禮議的當口他生病,難道是有人要害他
查必須狠狠地查
于是他動用了身邊一切能動用的力量,掘地三尺,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太醫不是壞,只是真的菜。
看著手下呈上來的報告,目睹了太醫院的“戰績”,朱厚熜毛骨悚然,這還不如有人要害他呢
明朝的太醫院不光是給皇室看病,還兼具現代衛生部、保健局等功能,再加上涉及到戶籍制度,牽一發而動全身,不能隨便更改。沒辦法,朱厚熜只好記下幾個不太離譜的太醫,并且在冼如星的建議下沒事兒跑跑步,好歹鍛煉下身體。
重點交代完生命安全的問題,朱厚熜繼續與母親說話。
蔣氏對于兒子這次在京城中所做作為十分驕傲,原本以為自己這邊還要出把力,結果他自己竟然全部解決了。但還是忍不住提點道“熜兒,你如今身為天子,人貴權重,不比之前,真遇到朝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千萬要記住,勿輕言。若是朝堂之外的事兒,可以讓冼道長出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