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革除皇店,將京畿一帶部分皇莊土地交給農民耕種。
前兩點朱厚熜自然是同意,看到第三條的時候有些愣住了,遲疑道“這節流,跟皇店有什么關系”
所謂“皇店”其實也是正德弄出來的,由皇帝派專人進行管理經營,收入完全入皇帝的私賬。
是的,正德自己還做買賣。一開始只是為了好玩,平日在宮中待的沉悶了就去店里扮做商賈賣貨,結果時間久了竟然發現這些店真的能賺錢。他修豹房建行宮,銀子花的如流水,有了皇店撈錢,自是方便許多。于是皇店越來越多,最早只是京城,后來蔓延到整個北方。而正德死了,這些屬于皇帝的財產自然歸了嘉靖。
楊廷和能說出這些話當然也思考許久,對著朱厚熜就是一陣輸出。
什么皇店本身就是強拆民房修建的啊,什么管理皇店的提督太監們橫行霸道,和強盜幾乎沒有什么兩樣啊,什么商賈們經常受到勒索,不堪重負啊總之朱厚熜要是繼續管著皇店簡直天理不容。
嘉靖被他念得無語,心中嘀咕怎么他堂哥正德搞出來的東西,他能開自己就不能開。
看出他的不耐,楊廷和認真解釋道“陛下,如今各地亂象四起,不止青州,許多地方都有蠢蠢欲動之態。而造成這一切的正是之前朝廷的不作為,您乃新君上位,天下人都看著您的一舉一動,還財于民,正是給百姓吃了顆定心丸,如此方能肅清四海之風氣,就連下方官員想要橫征暴斂也終歸要猶豫下。”
朱厚熜聽完對方的話,沉思許久。他雖然有些固執,也十分厭惡楊廷和,但終究是個聰明人,知道其說得在理,哪怕舍不得每年白花花的銀子,最終還是同意了。
果然,三項政策實施下去,國家立刻削減了不少開支,百姓們也都拍手稱快,紛紛贊頌起新君。
而這其中,刨除原本的既得利益者們,最受傷的就要屬冼如星。
看著手邊厚厚的“皇店改造計劃書”冼如星露出苦笑。
沒錯,在進京經過深入調研后,冼如星便將目光鎖定在所謂的“皇店”上。
事實上,正德開的這些皇店如果利用得好,能起很大作用。
首先自然是商品流通,這些皇店分布于整個北方,之間可以停貯商貨,方便物流。其次明朝商稅本身就是一筆糊涂賬,財政入不敷出與這也有關系,皇店做大后監管整個地區,完全可以起到督稅的作用。最后還可以作為朝廷的耳目刺探情報。
至于管理方面的問題,冼如星也給了不少建議,然而終究還是晚了一步。
嘆了口氣,楊廷和心是好的,但革除皇店之后,這里面又有多少錢財能還給百姓還是個問題,大明官員就沒有不貪的,層層剝削下,估計表面功夫大于實際作用。
罷了罷了,終究是自己的失誤,冼如星將計劃書放到一邊,轉手開始重新布局。
自打玄一請辭后,她便進入了無人可用的僵局,趙似露雖然培養許久,但女子終究是在這個時代活動不方便。安陸倒還好說,就那么大,眾人相處久了都能摸清什么身份,但是倘若是京城,各方勢力盤根錯節,光憑自己一個小小的御前道士,恐怕護不周全。
再者趙似露本身細致耐心,又值得信任,冼如星更想將她放在身邊負責部分文書工作。
剩下的,挑挑揀揀,也就只有陳二狗了。這次進京,他兼職王府護衛,帶了三十多兄弟,也跟著上了船,如今住在皇城外冼如星給安排的宅子里,正在苦練官話。
現在大明的官話是南京話,當然了,與現在的南京話不同。古代十里不同音,為了方便交流,朱元璋請眾多名士一起修訂了洪武正韻。不過因著朱棣遷都到北京,所以京城官員講話又摻雜了不少北地詞匯,總之就是極為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