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念頭只一閃而過就被打消了,主要明清國情不同,清敢這樣做,全因為他的根基是八旗子弟,皇帝是八旗的旗主,國家各個要職都被八旗控制著,旁人很難動搖皇權。但大明文官太監哪個都不消停,貿然讓宗親們進到權力中心,很可能分分鐘就參與到斗爭中來。況且就算清朝,到了末期親王干政的問題也很嚴峻。
冼如星和朱厚熜聚在一起的時候曾經針對藩王政策一條條研究過,試圖從里面尋找根因,結果找來找去還是落在土地的問題上。
眾所周知,宗室們除了俸祿外,還有朝廷賜下的田莊,這部分田莊其實是免稅的,光親王一人就有十萬畝,還是世代相傳。因為這點,許多富戶都會主動將田產掛到宗室名下,以此來避稅,長此以往,大明的稅收越來越少,國庫越來越空虛。而朝廷解決這項問題的辦法就是給普通百姓加稅,最后加到百姓負擔不起,只能賣地給富人,然后富人再想辦法免稅,由此惡性循環。
要知道,大明如今有兩京十三省的基本盤,名義上還有些別的領土,結果每年收上來的田稅比南宋的三分之一還要少。
最開始朱厚熜還想著查查賬,然而越看越觸目驚心。甚至不用冼如星說,他自己就在心中算過,假如一直這樣下去,那最多三十年,國庫里就一文錢都沒有了。
改必須要改
所以這次朱厚熜費盡心機,哪怕是背負罵名,也必須將宗室這塊拿下。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他其實跟王瓊一樣,想采取溫柔一點的舉措,先從俸祿入手,然而冼如星阻止了他,女道士只問了一句話就將小皇帝徹底問啞巴了。
“你相信后人的智慧嗎”冼如星直視他的雙眼,平靜道“陛下,你相信在你走后,你的子孫會將宗室這個難題徹底解決嗎”
朱厚熜沒說話,事實上他當然不信,于是還是老老實實地從根部入手。
這次打死伊王也算是敲山震豬,在下令的同時朱厚熜立即讓各地加強戒備。結果跟他想的一樣,連寧王那樣謀劃了幾代人最后都雷聲大雨點小,其余的就更不用說了。藩王們不光沒造反,反而想方設法往京城送禮,希望打聽出皇帝的真實意圖。像冼如星,最近就收到了不少。
當清丈土地的數據呈上來的時候,即使有心理準備,眾人也倒抽一口涼氣,假如將田莊的收入算在內,養宗室的財政支出將近占了大明的三分之一
太討論一番后,朱厚熜直接下了兩道指令。
第一,從今以后藩王爵位襲承的時候依次遞減,嫡長子襲郡王,其余襲鎮國將軍,直到最后一級奉國中尉,如無特殊情況,下一代直接降為平民。
第二,以后只有前三個等級的宗室可以免除田稅,剩下的都與尋常百姓無異。
這兩道圣旨一出,天下姓朱的齊齊哀嘆,不少藩王直接上書說自己活不下去了,甚至有些請求去給太、祖哭墳。
朱厚熜冷笑一聲,沒理會他們。
不過秉持著打一棒子給一甜棗的原則,他終究是沒做的太狠,還是給了他們一些補償,首先除前三級外,所有宗室們的俸祿漲了兩成。雖然大多是用寶鈔之類的填補,但總歸聊勝于無。第二從此以后不再限制宗室子弟參軍科舉,倘若真的有才華無處施展,可以通過這兩點進入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