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原本以為冼如星不過是隨口一說,畢竟哪怕是他們這次立了大功,但說到底也才殲敵幾千人,對面蒙古可是二十幾萬大軍,這點戰果又算得了什么。
結果第二天,便收到了前線的消息,蒙古人打算后撤了,讓他們收拾收拾,準備迎接大軍。
俞大猷目瞪口呆,忍了又忍,最后還是去找了冼如星,詢問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她怎么知道蒙古人會退兵。
“其實也不難猜,”冼如星此時正與軍營內的后勤一起核對賬目,仇鸞還在的時候,許多花銷語焉不詳,冼如星為了保障后方的穩定和諧,也懶得與其計較。現在對方沒了,正好把錢都對上一遍。
聽見俞大猷發問,手上沒停,隨口道“蒙古人那二十萬多萬人馬肯定是有水分的,我之前就根據探子匯報的糧草消息估算過,應該是稍微夸大了一些。但也沒有太多,否則前線梅將軍那邊定能察覺出不對來。所以即使沒有二十多萬,十八、九萬肯定是有的。”
“就算是這些人,真正的蒙古戰力怕是也就三分之一,剩下的多是些奴隸或其他民族的戰俘,咱們這次擒獲的這批蒙古人,雖然不是太多,但很明顯都是精兵。燒糧草可是個大事兒,交給炮灰顯然是不放心的。最要命的是,這次蒙古可是六個部落一起過來的,此番行動的明顯是同一部落的人,損失這般慘重,你覺得他還會繼續留下來陪著其他人死磕嗎。這么久都沒打下來,蒙古人早就急躁不堪了,只要有一方退兵,相信其他部落也會跟著。”
俞大猷怔怔地聽完,許久,嘆服地豎起大拇指。
原本以為冼如星不過是搞后勤厲害,結果沒想到對戰局的分析也如此準確,反觀自己,好歹也統領幾百人,但卻連這些都看不出來。
冼如星見青年有些失落,便出聲安慰道“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所謂的戰爭局勢,無非就是將一些信息整合到一起,我級別比你高,接觸到的消息遠多于你,所以能得出結論也是正常的。以后你繼續往上走,隨著眼界的提高,早晚都能進步,在我看來,俞行長已經擁有了一個優秀將領的全部條件,這都只是時間門問題。”
俞大猷被女道士夸得面紅耳赤,撓頭憨笑道“唉末將這、我哪有監軍說得那么好。對了,馬上梅將軍就要回來了,監軍您不如讓他幫著跟朝廷說話,他剛打了勝仗,正是風頭正勁的時候,估計有他一定沒問題的”
冼如星苦笑,“你也知道梅秦舒立了大功,既然如此,人家摻和你這趟渾水做什么”
“這”俞大猷訥訥道“但這功勞也有監軍您一份,您定然不會有事兒的”
冼如星疲憊地揉了揉眉心,對著俞大猷點頭道“行,我知道了,你先忙去吧,那批蒙古人要看好了,以后還有大用。”
“是”俞大猷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等他走后,冼如星長長地嘆了口氣。
事實上,她當然知道自己不會有事。
哪怕是真的被罰,朝廷能怎么罰她自己立了功,首先腦袋肯定是保住了,剩下的無非是流放或者下獄,而這些看在她以往的份兒上估計也會從輕處理,很有可能不過是交些錢財了事,她冼如星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了。
讓她真正擔心的,其實是小皇帝那邊。無論怎么講,都是冼如星辦砸了事兒,最要命的是,冼如星雖然推斷出了仇鸞勾結外敵,但卻沒翻到什么實質性證據。審問了幾個親信,發現仇鸞這件事做的很縝密,參與其中的都已經被滅口。如此一來,為了維護她,想必嘉靖又要跟朝臣爭辯許久。而文官們同樣也可以抓住這點,徹底將監軍的權利拉倒自己這邊,之前許多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自己是不要緊,可他怎么辦
冼如星將核對好的賬目收起來,獨自一人在軍帳內睜著眼睛直到天亮。
次日一早,伴隨著大軍的到達,冼如星終于見到了這次領兵的大將梅秦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