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和穿好衣服,推開臥室的門,來到客廳。假如可能的話,他其實并不太想稱這里為“廳”,畢竟從古至今,大家講究的都是“大廳小臥”,廳堂是用來招呼旁人的地方,要大才能顯示出主家的誠意,而臥室則講究小而聚財。
現在這廊房中,睡的地方是小了,可客廳也極為逼仄,根本沒辦法宴請親朋好友。
萬幸的是,劉天和本人也沒朋友。
活成孤家寡人的劉天和走到外面,發現才丑時三刻,天就已經大亮,公共廚房中傳來陣陣香氣,看來早飯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此地的廊房是去年才建好的,與如今當下其他房屋不同,主要用料是一種磚石和一種叫“水泥”的新鮮玩意兒,一共四層,每層走廊有許多房間,因為形狀跟筒子十分相似,所以不知何時起,外人都叫這里“筒子樓”。
劉天和是幾個月前進京述職才搬進來的,對于此地,常年與工程打交道的他幾乎第一時間就意識到好處。這種樓不光節省空間,而且通風采光非常不錯,有效減少了火災的可能。
不過同樣的,因為住戶人家挨得過于緊密,導致隔壁夫妻吵架都聽得一清二楚,有時候未免有些尷尬。另外就是每層只有兩處廚房茅廁,要大家輪著用,所以來申請的絕大多數都是些尚未成親的低級官員,像劉天和這樣需要上早朝的大臣絕對鳳毛麟角。
所以即便已經這么久了,鄰居們依然不太習慣他的存在。
劉天和本人也不怎么在意,他是在任上做出功績,突然被調到京城的。其人為官清正,說是兩袖清風也不為過,僅憑那一點點俸祿,自然是買不起京城的房子。但好在朝廷有規定,京官依照品級,可以使用皂役為家中做瑣事,倘若不用或者少用皂役,那這筆錢大明就會折給你。最后可以用這筆錢再去買朝廷的廉價官房,但這房子并不屬于你,只不過有使用權,等被調任,朝廷還會把部分錢還給你并收回房子。
劉天和算了下,依照自己的品級,估計也就兩年便可以買房了。
手捧著從食堂買的煎包和土豆絲卷餅,劉天和出門,隨手叫了量馬車,直奔皇城。
前兩年大明收復了河套,算是徹底將京城中馬的價格壓下來了,如若不然,他現在只能早起兩刻鐘坐慢悠悠的牛車。盛夏天長,還不到卯時,外城的小商販都出來擺攤,聞著縈繞在鼻尖的香氣,劉天和面無表情地咬了口卷餅,想著明天再早吃混沌好了。
外城的路規劃得非常好,不過一會兒,馬車就到了皇城門口。
劉天和付完錢后,與朝臣們一同排好隊,進宮面圣。
現在嘉靖基本保持著三日一朝的頻率,總體上還算勤勉。隨著陛下年歲漸長,大臣們愈發覺得天威難測,雖然也有時不時與皇上頂撞的,但也已經越來越少。
就像今日,當嘉靖宣布想要整頓國子監,調整下鄉試會試科考內容,即便禮部尚書張璁都沒敢說個不字。
正當此事要塵埃落定之時,劉天河忍不住了,站出來反對道“啟奏陛下,您現在想要將一部分試題往更加實用的方向上靠,想增加一些算學,這當然是好事。但大明尚有不少出身微寒的學子,對于他們而言,光是研究四書五經就已經盡全力了,若冒然添了其他,恐怕難以顧及。科舉乃國之根本,還望陛下三思。”
劉天和乃工部右侍郎,和科舉根本八竿子打不著,最近又剛被皇上訓斥,現在反駁了喜怒不定的嘉靖,想也知道落不下好,眾人都是一副等著看好戲的樣子。
誰知待他說完,龍椅上的皇帝沉默片刻,然后點頭道“也有些道理,看來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暫先擱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