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話音剛落,只聽一聲暴喝“站住”接著許多穿制服的公差飛奔而過,前面一堆推著小車、挎著籃子的小販撒開腳丫子拼命地跑。
周圍被波及到的紛紛怒罵,“要死啊,天天整這一出”
“被追的是老陳家的,上次在他那兒買了兩筐橘子,回家一量好家伙,給我差了半斤秤”
“追的好,在我家門口擺攤,垃圾遍地都是,把路都占了”
“害,都是做樣子給上面看罷了。”
張居正的目光不自覺向身邊人飄去。
木管事老臉一紅,狡辯道“那些想必都是外地的”
少年憋笑,沒有拆穿對方,他飽讀詩書,知道這些都是城市發展的必經之路,無論這個城市還是這個國家,現在都還年輕的很呢。
兩人繼續往前走,這時聽到有小孩子大吼,“號外號外洞天山人新書恢復連載加版面特刊發行,喜歡的不要錯過啊”
“呀洞天山人復更了我得去買一份”張居正驚喜地跳下車,穿越人群好不容搶到一份,之后如癡如醉地讀了起來。
洞天山人堪稱整個大明最受歡迎的小說家,自打十年前一篇女工人捉妖記爆火,之后每本都堪稱經典。不光大明人喜歡,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遠銷海外。不過也不知是不是錢掙得太多了沒追求,最近三不五時地停更,使得讀著怨聲載道,對其稱呼也從“洞天先生”變為“洞天老賊”。
短短幾千字很快就讀完,張居正有些意猶未盡地放下報紙,他自己也因為崇拜洞天山人的文筆,也曾試著寫了本,結果腦回路清奇節奏崩壞,被人罵了就灰溜溜封筆了。不過據她所知現在還真有不少走上專業寫作這條路,畢竟現在百姓們過得好了,識字率照以前高了不少,這也算是條出路
。
馬車走了大半最終在離目的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停下,前方封路,他們得走著去。
“今日趕得不巧,永淳公主大婚,難得見到皇室結親,小舉人要不要留下看個熱鬧。”木管事提議道。
張居正對娶親什么的興致不大,但這位永淳公主實在太有名,所以還是忍不住發問道“皇室竟然真的允許公主嫁了個番人”
事實上,大明這些年對外交流愈發頻繁,別說是北京城,就連他的老家荊州有時候都能見到零星的番人來做買賣。少年跟這幫黃頭發的交流過,發現大家都兩個眼睛一個鼻子沒什么不同也就不感興趣了。
不過嘛,他是覺得無所謂,但民間上下不少人可都有些歧視他們。一來是長相不同,二嘛來大明的基本都是些商人,整天把錢掛在嘴邊讓人厭煩,所以對于公主跟洋人結婚這件事兒,朝廷都頗有微詞。
木管事搖搖頭,他其實就是不贊成那一方的,剛想發表言論,突然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驚喜道“老爺”
不遠處,已到而立之年的徐階轉身看向他。如今他已經做到吏部侍郎這一位置,還兼任營繕所副所長,可謂位高權重。他本身是個娃娃臉,為了顯得成熟點還蓄了胡子。
張居正從小就是遠近聞名的神童,人又長得英俊帥氣,心學大家聶豹當時路過荊州,一時沒忍住起了愛才之心,收其為關門弟子,就這樣他跟徐階成了師兄弟。這次進京趕考,聶豹特意寫信讓徐階多加照顧,所以才有了今天這一出。
徐階站在人群末尾,在他身邊的是一對男女,個子都很高,氣度不凡看著應該出身名門。微微沖張居正點了下頭,接著對木管事示意,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讓他們先回府上。
木管事點頭,領著張居正往前走,半天方才開口,“老爺估計有公務在身,小舉人莫要放在心上。”
張居正搖頭,這點小事兒自然無所謂,不過卻有些好奇,徐階管著吏部,乃是官員升遷調度的地方,這公主結親是禮部和宗人府活兒,對方在這兒干嘛。
木管事也奇怪,表示自家老爺一大早進宮面圣去了,怎么又出現在這兒。
張居正思索片刻,突然呼吸一滯,腦海中回憶起那對男女。
不會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