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掀起反秦旗幟的起義者,舉起的正是人民的大旗對于造反者而言,秦末的人才市場再次變成了自由大亂燉,只要你有膽有識,下一個明日之星,今日之王就有你。
你是街溜子別怕,你可以聚眾成事。你是屠戶不慫,你可以舉刀上戰場,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又如何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想復辟舊國,想擁有更多就業選擇權的士族們在歡呼,因為有膽有識有才又有錢的不正是他們嗎復辟故國就在眼前
想建功立業,因大秦戰亂減少而無法晉爵的將領們在歡呼,亂世,那就是將領們的發光發熱、建功立業、名垂千古最好的時刻
聽到這里,有人在為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的口號而熱血沸騰,恨不得穿回那片戰亂的時空也舉旗響應,做那無種的將相,闖出一番事業。
也有人眉頭凝起,因為他想到仙幕曾說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扶蘇聽到仙幕的口號只覺得心中有股酸澀涌現“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國建成百萬淚。戰亂不斷,殺戮不止,百姓定也無心耕種居無定所。”
他不明白為何歷史記載的他會應詔而死,勸諫父皇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發配蒙恬將軍處監軍的他甚至擁有三十萬大軍的支持。或許就像仙幕多次說的那般歷史無載,可能就是過去的歷史上還發生了他不知道的事情,但并不妨礙他為那個應詔而死的扶蘇而憤怒,甚至覺得可笑至極。
因為知道父皇想要萬世永昌的大秦一世而亡,他現在知道秦的百姓會因為暴虐的一世遭受多殘酷的對待。扶蘇攥緊的拳頭中隱隱透露出鮮紅,他覺得那未來的扶蘇實在是朽木
一部分人的歡呼下是一群人的絕望。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亂世再次降臨到這片大地上。就如孟子所說出兵以十萬計,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血流成河,白骨覆原的時代再次到來。
復辟舊國奮勇殺敵建功立業內戰不就是一個農民的兒子不遠千里去殺另一個農民的兒子白天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鮮血噴濺,頭顱亂飛夜晚則開始思鄉思爹娘祈禱太平。百姓們甚至睡覺都不得安穩,不知道會不會哪時就突然沖進來一圈人翻箱倒柜開始砍人。
六韜形容萬民富樂而無饑寒之色,其君如日月,親其君如父母的理想國境是百姓所希望的。但現實的殘酷讓他們只能追隨那些揭竿起義的士族,因為那些人確實能給他們帶來新的光明,即使那光明就如風中燭火一般隨時會熄滅。
六韜第一卷文韜守土中文王問太公曰“守土奈何”如何守土
太公所言極多,但其中的一句話想與諸位分享敬其眾,合其親。對百姓恭敬,對士族宗親親密。敬其眾則和,合其親則喜,對百姓恭敬百姓則能和睦安樂,對士族宗親親密他們就會滿心歡喜。再輔之不使人奪君主權威,依循己身洞察之力順應百姓發展。順者,任之以德,逆者,用之以力。天下則能和服。
對順者,何為任之以德那就是六韜第一卷文韜第一篇講到的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若能輔之以道,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對待天下之天下就應當同天下之利。總結起來不就就是給人以利嗎多么簡單的道理,又多么難做到的一件事啊。
簡單到漢高祖打入咸陽被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迷了眼,意欲留居之。被樊噲與張良連番勸告才與撤軍駐城外霸上,召集關中各縣父老、豪杰一句約法三章就可以讓百姓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