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家,范家小兒也頗感興趣“不知是哪個倒霉謀士。”
范增蹙眉,身為謀士,應當以人為鑒。他也很想知道是什么謀士竟然能被稱之為倒霉。
那人追隨項梁、項羽兩人,參與巨鹿之戰、攻破關中等戰場,屢獻奇謀,被項羽尊為亞父。
那人被漢高祖稱之為項羽有他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那人被歷史稱之為項羽若聽他之策,則平步取天下也。
又為昔項羽背他之謀,以喪其王業。
那人在鴻門宴中舉玉玦次,示意項羽速殺漢高祖,然后看著項羽同漢家那群人聊得歡快。那人見計不成,讓人進來舞劍以殺人,卻被張良救下的項伯以身擋劍屢屢救下。
然后眼睜睜的看著張良出去請了個人高馬大、頭發上指,符合項羽審美標準的大漢樊噲,讓其持劍擁盾闖入帳下,再厲聲陳述漢高祖勞苦功高和忠義,指斥項羽疑心太重,就震懾住了項羽讓他們趁機溜走。
氣得他說出豎子不足與謀這種話來。
陳老的范增墓七十衰翁兩鬢霜,西來一笑火咸陽,平生奇計無他事,只勸鴻門殺漢王,范增心力為誰盡,一事無成空背疽。完美總結了這個倒霉謀士的后半生。
若說項羽倒了八輩子霉遇到了張良和坑自家人的項伯。
那范增就是倒了九輩子霉才在兩鬢霜的七十多歲遇見了項羽,主君決定謀士的上下限。吃了七十年飯的范增還是經歷少了,沒見到謀士的下限竟然能如此低。
倒了八輩子霉的范增“”他突然覺得自己胸口的氣不順了。他覺得自己確實倒了十輩子霉才在年老時遇見那項羽。
面對小孫子擔憂地看著他的眼神,范增揚起一抹虛弱的笑容“孫,以后切記不要遇到那西楚霸王這種主家,看到他不對勁就抓緊明哲保身撤退另尋主家。”
小孫孫雖然不知爺爺為何如此說,但還是乖巧的點頭替爺爺順氣“孫兒聽爺爺的,以后選擇一個好主家為其出謀劃策。”
聽到這個,范增氣才順,隨后他聽到孫孫說道“爺爺,你覺得為始皇陛下如何仙幕說始皇陛下可是善于納諫用人不疑的好君主呢。”
還處于老思想未轉變過來范增,孫孫竟然想為暴秦服務一口氣沒上來暈了過去。
直攪得范府人仰馬翻,不得安寧。
還未等漢高祖他們歇息一口氣,這天下,它再次大變了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都彭城。甚至玩起了計功割地分封十八路諸侯,還記得一開始楚懷王的水先入關中誰為王的約定嗎項羽可不認,直接把漢高祖扔到了犄角旮旯巴蜀稱為漢王,而關中則一分為給個秦降,讓他們對漢王呈包圍狀遏制他發展。
要不是有蕭何張良勸阻,此時的漢王都想直接領兵滅掉項羽了。當然以此時漢高祖和項羽的實力對比,誰滅誰都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