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公孫聽到這話就不樂意了“捧著儒家臭腳儒家就會講那虛假仁義,我名家何時理會過儒家”
孔鮒嘴角的弧度下彎,他就知道名家那群傻子會如此說,他深吸一口氣,死拉出一抹笑容“公孫先生,這是你和別人的事情何必牽扯我儒”
公孫挑眉打斷“吾何時說你儒家,我學生不是說你儒家為大家嗎”
“哈哈噗。”圍觀的墨家隊伍其中一名墨者不小心笑出了聲,緊接著就是整個隊伍都發出了悶笑聲,迎來了整個儒家隊伍的死魚眼注視。
不過冤有頭債有主,孔鮒冷漠地看向名家公孫“仙幕言我儒家制禮作樂,以德化民皆是治世法,乃治國之道,你這聲大家我儒家確實當得。望下次公孫先生能更加謹言慎行。”說話的功夫,他的視線瞟過秦始皇,在仙幕和治國之道上加了重音。
聽到儒家說自己乃治國之道,在秦國盤踞已久的法家中有人不服氣“儒家儒家只講仁愛卻無大用,講仁愛的宋襄公還不是半渡不擊被不講仁愛的楚國執牛耳成俘虜,喪師辱國。說儒家是治國之道還不如我法家來得強。”
說著,他偷偷看向秦始皇的反應,看到秦始皇沒什么反應時都想直接搖著秦始皇的肩膀和他喊尊崇儒家的國土都會變成魯宋一般的垃圾國家不堪一擊的
當然秦始皇現在確實沒有什么大反應,因為他現在正在和百官一起看著這場鬧劇,他們單單知道十二家聚在一起定會言語打架,但沒想到竟然能夠如此快速的看到這盛況。
看別人的熱鬧就是爽,一直被熱鬧的秦始皇終于體會到看別人熱鬧的樂趣了。
好不容易看法家弱勢其他學說可以有所起色的墨、汝、道、農家可不想看到法家再成百家之首。
“法家乃強國弱民戰時法,攫取民力以充軍實,民眾一心向爵位,加之秦法細致嚴格以致被裹挾前行。現如今大秦已一統,自當寬法濟秦,建禮儀以德教化百姓,你們法家懂嗎”
“秦是為攻伐六國這等大事而重法,此時若重法,始皇陛下只能繼續大興土木,或攻伐外敵以維法,現黔首無外敵,只向內觀,應當與民生息才是,你們法家懂嗎”
放任學生說話的李斯迎來了儒家言法家只懂霸道以力服人,不知以德教化;道家言法家強民所難,不懂與民生息;農家言法家強征暴斂,不懂還民于田發展農耕;墨家言法家不重視技術的暴擊,其他家的暴擊也向李斯一一傾倒。
李斯
李斯現在就很后悔,他不應該放任門下弟子出來亂說話,要是不亂說他就無需再體會一次被人否定學說的痛苦了。
不過他也不是會服輸的人,他法家是有過錯,其他家沒有過錯他嗤笑道“法家必有其可濟,更有其不可濟。諸子在攻伐法家時也應當反思自身。”
他看向一直淡然模樣,一副與世無爭模樣的道家“今日之秦法,只因過于剛猛鋒銳,變通不及時。但若是一昧用道無為而治,最后基層官吏消極怠工,你有何方法使其回歸正途放任不官”
他看向墨家“若只用墨兼愛非攻,等到東胡、月氏趁虛而入時再拿起早已軟綿綿的拳頭和他對打”
最后他看向儒家“若僅用儒仁恕誠孝,面對奸詐狡猾的富豪商家聚集財富、兼并百姓土地,你再浪費口舌苦勸對方”
說到最后,廷上十一家皆是沉默狀態。
李斯也沉默了“仙幕所言的那世,吾法家未能及時反省,若能以三分寬法濟之,兼容各家學說,兼收并蓄以事秦,秦百年基業怕是僅在股掌之間。”最后李斯露出無奈苦笑,終歸是他李斯辜負了伯樂良主秦始皇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