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想在百越時自己的死會不會也與這小子有關
那頭轉頭的秦始皇直面張良。
此時的張良面色復雜,他看向秦始皇,欲言又止。
秦始皇看他為難的樣子,貼心問道“張卿有話可直說。”
在兩人身側的人耳朵豎起,皆好奇地想聽出什么花兒來。
張良覺得此刻說出來也無妨,他說道“始皇陛下一如既往的良善”
張良的話讓整個觀星殿一震。天吶,這世上竟有人說秦始皇是良善之輩
同張良一樣剛剛來的蕭何、彭越、韓信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就連小韓信身在村中都聽過關于秦始皇殘暴的傳聞。要知道秦始皇在六國人眼中可是有暴君之稱啊這家伙現在說秦始皇良善
這話確實也把秦始皇整不會了,他沒想到竟然會有人說他是良善之人。
張良并不在意他的話是不是大逆不道,他繼續說道“若張某沒有猜錯,陛下在行大興土木后應當也會改變土地之策吧”
“例如黔首自實田,官吏核實土地、黔首土地可私有,并征課田賦1。”
聽到張良的話,在場的文官們恍若見了鬼一般,因為張良所說的真的是他們準備施行的。
王相真覺得見了鬼“你為何能知曉大秦即將更改田地之策”
張良笑道“因秦始皇陛下渴望天下和平,男樂其疇,女修其業,莫不安所。因大秦施行軍功授爵,而滅六國后欠將士們一堆田地。因大秦的田地實則還在六國士族手中。”
“周行井田制,土為國有。秦行初租禾,土與爵位相等,有爵則授田一頃、宅一處,爵無則田無。
但滅了六國后田地卻還掌握在六國士族手中,陛下對待六國士族又極為仁善。百姓無田可授,陛下想施行黔首自實田之策,讓天下百姓自核田地,開墾荒地也是正常。”
張良的話讓秦始皇宛若找到知己,他點頭贊同“朕確實欲施行黔首自實田之策。”一時間秦始皇對這張良喜愛至級,他再次覺得這張良不愧是漢高祖的知己,他現在也想引為知己,因為這人連他心中的想法都能猜到。
張良“陛下果然仁善,對待士族宛如對待親兒,對待黔首宛若對待敵人一般,難怪祖龍死而天下分。”張良笑得和善,其實他后面還想補上一句,活該。不過念及自己在秦始皇的地界就沒有說出后面這句話了。
張良的話讓周圍的百官臉色大變,嚇得半死,就連同他一起出現的有些人都默默地離張良遠些,這人說話太可怕,嚇到他們的小心臟了
剛想把張良引為知己的秦始皇“”啊就很憋屈,他想起一開始也把夸贊他的仙幕引為知己,卻被仙幕背刺的那一刻。
秦始皇很委屈,秦始皇很憋屈,但秦始皇幾乎不斥責有用之人,秦始皇知道這張良并非無的放矢之人,秦始皇問道“張卿此話怎講”
張良此時的笑容在周圍人看來就不是和善了,已經是核善了,隨時扎人心的那種“陛下可知您的用人之策從一開始就錯了方向”
秦始皇這能咋說,他還真不知道,他要是知道那還不得施行所謂的正確之策。
張良也知道秦始皇的沒有想到,他說道“陛下在滅六國之后遷移六王入關,抽空兵力南征北伐,征發民眾大興土木,施行苛政以弱民,自以為天下太平,實則”
“實則治標不治本。”秦始皇替他說出后面的話。
張良點頭“陛下,您知道為何漢朝僅僅距離秦朝十五年后卻能前期安穩,最后傳國四百年卻無六國遺貴問題嗎”
關于這個問題秦始皇倒是有想過“因為秦末十五年之戰大秦一半之人全死了”人死了,地就出來了。而死的這一半人,包含在內的六國遺貴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