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古以來被命名為男性賽道的皇位爭奪賽中奪冠,武皇的阻礙無疑巨大。
即使大唐是北周走來的,經歷百年的動蕩,吸納了少數民族豪放不羈的血脈,擁有了開放的社會風氣
但這并不構成武皇登基的必要條件。
這僅僅是武皇登基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條件。
一切都得靠她自己努力。
仙幕這句話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此人登基,萬人矚目。
長孫皇后嘴唇緊抿,心情沉重,道“需要打敗朝廷中肉眼可見的對手,更需要突破內心的認知,打敗肉眼看不見的規則。”
她需要藐視舊秩序,建立新秩序。
她甚至不僅僅代表著她自己,她會被認為是千年來,千萬女性的代表。
就如同她這個皇后一樣,皇后之尊,天下之母,唯有謹言慎行,才能讓天下女子不被輕視。
這代表或許不是她們自己想代的,但世間之人絕對會賦予她們這份代表。
李世民緊握長孫氏的手。
總覺得媳婦兒現在心情有點沉重。
牽手手。
而萬眾矚目之下。
武曌這個皇帝能夠受到后世許多人的推崇,可見她當得是合格的,甚至在很多人心中,某程度來說她還是優秀的。
就是那種即使有些人覺得教材純屬胡說八道武周乃亂政,也不得不承認,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武則天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歷史地位。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1」
日月凌空,普照大地。
武皇之威,普照顯慶五年660年到神龍元年705年的華夏大地,激勵此后千年無數女性崛起。
“掌權四十五年”
李世民牽著長孫皇后的手驚嘆,道“吾掌權都未三十年,此人就已掌權四十年了。”
一時間,他不知該說小兒子廢物還是說這周皇厲害。
李世民眼中出現感興趣的色彩。
一個能打破千年頑固認知的人,一個未知的新帝。
這人的意志力得多堅強啊。
其他人的興致不遜于李世民。
他們很好奇這女子能走多遠。
這其中,在場的皇后、公主和不在場的宮妃、世家女、農家女們更是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
“光聽名頭就能激勵吾等,無法想象此人為帝若優異,得多激人。”
她們眼中異彩連連。
期待值拉滿。
四十多年的掌權生涯,這人做到了皇帝應該承擔的一切了嗎
掌權四十五年,實際上武皇登基為帝才十五年。
那為何說她掌權四十五年呢因為唐高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登基后,獨自統治的時間只有十一年。
之后,顯慶五年660年,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
整個大唐進入了660年683年為期二十三年的二圣臨朝時期。
683年690年的七年預備稱帝時期,690年705年十五年的武周時期「1」。
那個在貞觀十一年初入皇宮就鋒芒畢露,說出獅子驄肥壯任性無人能馴,當逐步以鐵鞭擊之,鐵棍敲首,匕首割喉馴服的十四歲姑娘,在這個掌權時期表現得心狠手辣,但能治國「1」。
關注到解決李家遺傳病風疾刻不容緩還不到兩秒,在場的諸人就不可避免的被仙幕展示出來的女娃子吸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