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受益,總會有些無辜之被犧牲。
此刻,李世民很淡定,并且能感同身受。
不過從唯物主義史觀出發看待武則天,大多數人都得肯定她對客觀歷史的推動作用。
但在很多人看來武則天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聽了滿腦袋周皇多厲害的眾人腦子還沒從周皇的優秀當中脫離出來,聽到仙幕這話人都還懵懵的。
“文治如此優秀,武功還是合格的帝王還有不足之處”
不需要特別強調,他們心目中這個人就是帝王。
他們把仙幕之前的話囫圇再想一遍。
李世民“難道這人的毛病就是心太狠”
其他人覺得很有可能,他們一開始不就說了,這人和李家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表現得少了一絲仁。
不過在后續的觀察當中,好像也不是,文治吏治能成功的帝王,少不了仁。
所以缺點是太狠還是實際上有賢臣阻止周皇登基,然后一下子就被砍了
普通人看待事物的目光,會著眼于用普通人的情感角度去看,即使這人是歷史人物。
所以在很多普通人看來,他們認為武皇作為妃嬪、妻子、母親、祖母,無疑是不合格的。
狐媚之輩、不貞、不忠、不孝、不仁、、殘暴且疑神疑鬼。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狐媚偏能惑主。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1」
武則天身為太后當守貞潔,晚年耽于享樂,養起面首,種種穢行,不可勝言。
牝雞司晨,不如在家相夫教子。
這些是他們貼在武皇身上的標簽。
本以為這些人會說出什么高大上話的李世民“”
本以為缺點會是什么文治武功不合格的臣子“”
本來對周皇就有億點點好感長孫皇后“”
哪個傻缺說了這種話
長孫皇后冷臉,終于發聲道“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周皇既為女王,而所寵幸不過數人,怎就深怪”
都做了皇帝了還要求貞潔她們唐朝寡婦都可以再嫁更何況是太
呃,太后貌似不行,不過皇帝可以她肯定
李世民驚詫地看向長孫皇后,他家媳婦兒竟然生氣了
活久見。
長孫皇后橫了李世民一眼,她自然會生氣,為這女子千幸萬苦成就帝業,但后世的之人只看到她牝雞司晨,當守貞潔。
不見周皇才智膽識治國大能,盡關心這無關緊要的貞順節義。
長孫皇后從不認為女子就應該完全遵從三從四德中的婦道,在她看來,女子若有才智膽識治國大能,怎能困于一地
長孫皇后“呵。”
李世民自然支持媳婦兒的想法,畢竟這也是他的想法,一時間,李世民只覺得天涼了,女官可以立起來了。
嗯,他絕對不承認是覺得三個嫡子好像有點蠢,想看看嫡女是否為可造之材。
反正只要是與皇后生養的崽就都有機會
他們認為武則天乃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三流的軍事。
國家頻歲出師,所費滋廣,百姓虛弊。費用入不敷出,有損無益,怨曠亦多。
西戍疏勒等四鎮,極為凋弊,百姓生活水深火熱。
武則天登基后時時緊繃,女皇登基乃首例,異姓女皇登基更是難以想象,更別說她是以權謀為根基登基的異姓女皇。
所以武則天的權力危機感極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