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道“周皇作為君主,除酷吏政治惹人非議外,其余政策確實可被稱為歷代君主中的一流君主。”
“就如漢武的窮兵黷武與巫蠱之禍惹人非議,但并不妨礙在后世被稱之為千古一帝。”
李世民想到前面被他們一通夸贊的實績。
“無論是吏治,還是對人才的創新吸納之法,又或者是收復國土的武功,都可稱之為明君所為。”
更不要說此人可謂是四百年來第一個真正撕毀了勛貴包圍網之人。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光這點就比他強了不是一丁半點。
“就是這酷吏政治”
酷吏政治,不過是周皇撕破禁錮的一種方式罷了。
李世民苦笑,“一切皆有緣由。”
禁錮太過,撕毀禁錮的方式就殘忍了些。
臣子們何嘗不知,但許多人還是覺得殘忍了些。
不過也有些人從頭到尾保持冷靜。
蕭瑀面色還是肉眼可見的不愉,但他還是道“臣以為陛下說的是,眾臣如今不過五十步笑百步,周皇任用酷吏不過是以賴治賴,沖破反周枷鎖罷了。”
“畢竟五姓七望不怕辯經,最怕周興這種底層無賴。”
“若吾等是為武皇謀劃的親臣,不見得會阻礙其行酷吏之事,充其量就是不要如此過火而已。”
蕭瑀雖面色冷然,但所有人都聽進了他的話,或者說,不用聽進,真實就是這些。
房玄齡默然,最后還是贊同道“歷代帝王任用酷吏者比比皆是,只不過有些帝王任用的是外戚,有些帝王任用的是宦官,或是無酷吏之名行酷吏之實。”
“無非就是帝王手中指哪殺哪的刀罷了。”
不過該說不說,周皇所任用之人乃真正的地痞無賴,毫無文武德可講,和漢朝宦官有得一拼。
但不是無賴還不一定壓得過世家這等家族,畢竟世家最愛講大道理,講不過就以勢壓人。只有碰到不講道德的酷吏,踩沒人能講得過這些蠻人的邏輯。
最后,李世民無奈總結“城墻失火殃及池魚,百姓們就是那被波及到的池魚。只望不要波及過廣。”
畢竟都是他大唐的百姓啊
“太后自徐敬業之反,疑天下人多圖己,又自以久專國事,且內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誅殺以威之。乃盛開告密之門。”「1」
酷吏的出現是有其特殊的政治目的。
男權制下的宗法社會,必定不容于女性當權,李氏宗親必定也不容許武氏篡位,武皇為了維護武周政權的合法性必然需要誅鋤異己。
舊唐書酷吏傳“逮則天以女主臨朝,大臣末附;委政獄吏,剪除宗枝。「1」”
在政治上形成高壓態勢,未必能讓武周政權變成合法政權,但至少能讓權臣群臣緘口,異議不再擴大影響。
實際上武皇也知曉這場酷吏政治運動可能造成的影響會使得官、民不聊生,所以她盡力把這場荒唐的酷吏運動影響降到最低,把這場流血運動控制在長安、洛陽等地,把需要用到酷吏的對象集中在達官貴人或貪贓玩法的豪強們。
武則天是在乎百姓的。
她盡量在蒼生晏然的基礎上,實現紫宸易主,把帝位易姓改朝換代的大混亂變成了政治流血問題,為百姓了相對和平的政治環境。
李世民眼角還有方才難受的晶瑩在閃爍,聞言他一抹眼角,終于露出一抹久違的笑容。
似是欣慰,似是苦澀,他道“還好還好,朕就知曉這人并非無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