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那下一個山巔路在哪里,怎么攀爬
這是一個問題。
開元盛世,讓我們華夏在世界各民族的歷史書上留下了最燦爛的一筆,把它視為世界封建社會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輝煌盛世都不為過。
開元盛世,是能被世界每個國家的百姓都肯定的盛世巔峰。
眾人心情激蕩,瘋狂贊同“對對對這就是盛唐”
而創立這個極盛之唐的唐玄宗李隆基沒意外的被眾人奉上神壇。
當然,如果他不要活那么久就更好了。
飄飄然的大唐君臣們好似被一盆涼水潑醒。
他們滿頭問號“”
啥
李世民與李淵對視,兩人一同脊背發涼。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又出意外了吧
眾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從685年出生到開元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37年,都沒有什么可以令人詬病之處。
但過了開元二十五年,只要認識李隆基的人都得感嘆一句這李隆基哪哪都好,就是活得太老多好的皇帝啊,可惜死晚了
要是早死二十年絕對能稱得上一句千古一帝,配不上千古一帝的名頭,五百年一帝總能配一個。
此刻,一個活在公元732年,正在紫微城應天門領受信安王李祎獻契丹俘虜的四十七歲李隆基只覺得頭暈目眩目眥欲裂
他聽到了什么
后世之人覺得他活得太久了
他可是登基不到十年就開創盛世的明君,這些人竟然說他活太久了
蒼天吶,大地啊,這個突然出現的破屏幕在說什么啊
他才登基二十年,才活到四十七歲,竟然天降異象盼他早死
李隆基匆匆和身邊的臣子麻溜地滾回皇城。
天降異象,不是預警就是禍。
他就看這鬼玩意兒到底是福是禍
當然,急著回去的原因是因為,這屏幕竟然不只是他自己能看到,而是直接安在他頭頂高處,五公里內的人都能夠看到
前面一通夸能夠放任讓周邊的百姓們看到,慢悠悠啟程回宮,但現在這批駁之話卻不可以得藏起來自己慢慢改
渾然不知曾孫子也能夠看到仙幕的預警,李世民此刻透心涼,不是一個慘兮兮可以形容。
“朕就知道,就知道沒那么簡單。”
李世民哭。
“朕單看到攀登巔峰的愜意,本以為開元攀登到盛世巔峰后是再創佳績,再攀高峰,怎就不敢想攀登巔峰后就是走下坡路,各回各家各找各祖宗呢。”
其實這個結局他也有想到過,但不想承認罷了。
畢竟承認后世的皇帝不知如何攀登另一個盛世高峰,還真的有點丟臉。
房玄齡見不得親愛的陛下傷心,勸慰道“不怪陛下想不到,尋常人在興奮之余也不想有此等晦氣想法。”就比如他,他就不想有此等晦氣想法。
李世民“”
道理他都懂,但并不妨礙此刻的難過。
難道攀登上第一個盛世之巔后,難以再攀登下一個盛世之巔嗎
手工業、商業、農業高速發展,國力強盛、萬國來賀的盛世出現后,下一個能讓人攀登的盛世之巔又是長什么樣子呢
難道就一定得像曾孫子一樣被罵早死才是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