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愧疚低頭,但臣子們已經不會再憐惜他了,現在真的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們陛下最喜歡的就是蜜口之人。
臣子們感嘆“看來未來也要學習這些蜜口才能獲得陛下的欣賞”
“宋公方才說得沒錯,咱們就得學蜜語”
李隆基不知道,李隆基不敢說。
李隆基試圖轉移矛盾,他咬緊牙根死盯著上面的車叛軍首領“安祿山是吧”
“給朕等著”
這個來自突厥的外邦人,他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揪出來
就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到這人是誰而已
李隆基睜大眼睛,企圖從仙幕的介紹中窺探到這人的其他特征,能夠逮住這人的特征,腹大垂膝,肥胖驚人的突厥人安祿山和同鄉史思明是吧會找到你們的。
小愛妃家中權勢滔天,抱大腿的人絡繹不絕,而嘴甜的安祿山無疑是其中抱得最成功的那一個,四十五歲安祿山直接認了二十九歲的小愛妃為干媽,一躍成了唐玄宗最寵愛的干兒子。
多寵愛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制20萬兵馬,擁兵邊陲的那種寵愛。
此刻,朝廷一片死寂。
李隆基仿佛聽到眾位臣子僵硬轉動脖子朝他射出死亡射線的聲音。
“一個外邦人,兼任三鎮節度使,制20萬兵馬。”
武將們的聲音如夢似幻。
一人統領二十萬兵馬是什么概念所統領的還是邊境三鎮那些驍勇善戰二十萬將士是什么概念
揮師南下是夢嗎改朝換代是夢嗎不是夢
狠心點不管邊境,換個皇帝還不是灑灑水那樣簡單
自此,朝堂集結了四方奸臣,
李林甫、小愛妃族兄楊國忠、宦官,現在還加入了深受皇帝寵愛的封疆大吏安祿山。
李隆基呼出一口憋在心口的仙氣,還好還好,不是一家獨大,雖然這些勢力都是垃圾勢力,都是奸佞小人,但四方制衡著總歸能保持一種平衡,不至于一開始就搞大的,直接反。
李世民也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制衡之法確實是好。
這些人相互牽制,應該不會做什么才是,怎么就搞到叛變呢
除非
李世民蹙眉,除非權利失衡。
集齊四方奸臣,召喚一場兵變。
意外總在人意外時降臨。
一唱一和把持朝政的李林甫和楊國忠帶著新晉寵臣安祿山內部爭權奪勢,四方矛盾進入白熱化,并隨著李林甫的去世而有所傾斜。
繡花枕頭楊國忠深怕權利被分走,每日對安祿山就是開干,整天說他謀反,說著說著
楊國忠計劃成功,安祿山反了。
撕毀盛唐最后一層遮羞布,讓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的災禍終于在天寶十四年來臨。
安史之亂,一場由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動爭奪統治權的內戰。「1」
“嫉賢妒能,嫉賢妒能,朕真是第一次看到嫉賢妒能之輩的能力啊”
李隆基哀嚎。
這個不知名的奸臣整日整夜整月整年的揪著人搞事,難怪那個安祿山反了啊
雖然這其中也有安祿山自己的鍋,但這嫉賢妒能之輩絕對是直接原因
李隆基憋屈死了。
李世民這個曾爺爺也是被氣到牙癢癢,和李隆基一樣少有的見到了嫉賢妒能之輩的強大能力。
“這些混賬,都是被權利迷了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