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作為總教練的章光華向好友林博文提出了做一期專訪,來宣傳自己這新成立的花滑隊。
章光華對此不置可否,轉身準備進訓練館,“走吧。”
林博文也把相機拿了出來,“走吧走吧,讓我看看你這新成立的花滑隊到底有什么魅力,讓你把我都請過來了。”
林博文可不是什么普通的記者,他在s市最大的娛樂報刊工作,在該報上還有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專欄,很受歡迎。
章光華能把林博文請來,那都是欠了個人情才說服他的,畢竟都是老朋友了。
“對了,我還沒問你呢,你這又是拉贊助,又是建樓的,還把我拉過來做專訪。”林博文好奇地問,“難道你的花滑隊里有什么藏了很久的絕世天才上場就能拿世界比賽金牌的那種”
章光華
章光華忍了忍,還是沒忍住“花滑選手沒有出道就能拿大賽金牌的,無論是多么天賦異稟的選手,都要經歷比賽的磨練,才能滑出成績。”
花滑的分數可不僅僅只看技術,還有很重要的藝術表現力,這個藝術表現力的分數其實很玄學,基本上可以概括為裁判對選手的臉熟程度以及所屬國家的國力強弱。
亞洲的花滑選手出道時的藝術分通常是被壓得極低,很難出道時就摸牌子,除非是自身技術十分過硬,上場就是幾個難度跳躍,cean全場用純技術分吊打其他選手不過那怎么可能呢
花滑選手普遍年輕,哪有小選手心態這么好,剛出道就能在國際賽場上完成cean還能有那么多的難度儲備
章光華還想再多說兩句,被林博文打斷了。
林博文“好的好的,明白了明白了”
林博文推著章光華,“走吧走吧,快去看看的你寶貝花滑隊,再在這里曬下去我可要融化在這里了。”
八月的陽光還是太毒了,稍微在室外站一會就會有種頭暈目眩的感覺。
再這樣下去,林博文覺得自己可能要先中暑倒下去了,當然,他也不是很想聽老友的長篇大論。
章光華帶著林博文走進訓練館中,一陣冷風吹來,驅散了盛夏帶來的悶熱,林博文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情也舒快了幾分,“走吧,咱們的第一站是哪里”
“你想先看哪里”章光華反問,這還是他第一次邀請記者來做專訪,根本不知道流程。
“好吧好吧”林博文投降,“那么我們先去看看訓練基地的基礎設施吧,像是小選手們的住宿環境,還有食堂環境,醫療設施等等,心疼孩子的家長,肯定最關注這些了。”
章光華想了想,覺得林博文說的沒錯,那些老牌俱樂部能招收到那么多學員,也是因為他們是按照課時繳費的,同時較為優渥的訓練條件和教學資源。
s市是整個華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平均工資就是其他城市的好幾倍,能送孩子來學花滑的,就沒幾個是窮人,自然不會在意那一點小錢。
他們也不是沖著讓孩子去做運動員來的,大多數還是作為興趣愛好,而花滑隊這種官方隊伍,給所有人帶來的印象就是辛苦、條件差,孩子家長怎么會愿意讓孩子來這種地方受苦受累呢
如果能宣傳一下花滑隊優渥的基礎條件,說不定能打消一些孩子家長的擔憂。
這么想著,章光華點頭“走吧,我先帶你去食堂看看。”
黎楠這邊的項目測試進行的很順利,在黎楠測試耐力跑的期間,三位教練湊在了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