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聲真是你啊還沒開學呢就來買書了”對方語調上揚,聽起來不像是同窗間的親切問好。
今天也是巧了,宋聲進城來賣幾本書,剛好碰見學堂里的幾位同窗。
這幾個人,一個是縣里何員外家的兒子何榮,一個是陳老爺家的兒子陳彥,還有一個是他們倆的跟班,高家村的李鴻云。
剛才跟他說話的就是何榮。
陳彥接道“買什么書是來買話本子的吧”
“李兄,你這說的可就不對了,他那個窮鬼哪買得起話本子,能買幾張紙就不錯了。”這話是李鴻云說的。
三人一唱一和的嘲諷著宋聲。
原主自尊心極重,平日里在學堂又孤僻,很少跟其他人打交道,而且最討厭別人看不起他。
原書中他每次從學堂一回家就開始打陸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學堂受了氣,到家之后就開始拿陸清撒氣。
能在縣里上縣學的人,很大一部分家境都還不錯。想要上縣學,要么家里有錢,要么有真材實學。
縣城離村里遠,每天往返并不方便,所以大多數村里的讀書人都會選擇在城里租個房子讀書。
宋聲卻沒有,因為家境貧寒,一家子供他讀書已是艱辛,根本沒有閑錢給他在縣里面租房子。
一般能供的起讀書的人,也不差在縣里面租個房子。所以同一個班的學生要不就是在縣里租房子住,要不家就是縣里面的,跟宋聲一樣每天往返學堂和家的人很少。
而宋聲只能依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每天往返二十里路去學堂讀書。因為這個,班上有些家里有錢的同窗經常當著面取笑他。
日子久了,原主性格更加孤僻古怪,在家里稍有不如意就開始摔東西打罵,不知從何時起,還染上了酗酒的毛病。
宋聲從記憶里能感知到原主對于面前這幾個人的厭惡,今天也是巧了,他穿來后頭一次進城,就碰見了他們。
宋聲本不想理會他們,他拉著陸清打算繞道走,卻被他們刻意的堵了路。
“上哪兒去啊剛好也到晌午了,不如一塊去吃個飯吧。”何榮道。
何榮說的吃飯,可不是好心請他吃飯,而是是要他請吃飯的意思。
宋聲沒理他,冷聲道“讓開。”
陸清在他身旁緊緊拽著他的衣襟,小腦袋躲在宋聲后面,對面的幾個人好兇,他有些害怕。
何榮有些驚訝,平日里宋聲就是個悶葫蘆,不管怎么欺負他,他都不敢回嘴,慫的很,怎么今天倒是有點骨氣了。
“呵,怎么,我們哥幾個的面子不夠大呀,宋兄連賞個臉都不肯”
“不了,在下怕今日這身衣服污了幾位的坐席。我還有事,恕不奉陪。”
沒想到一個農假過去,宋聲竟變得能言善辯許多,還會回嘴了,這讓何榮三人都很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