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就辛苦您了。”宋聲書生模樣,又正正經經的揖了一禮道了個謝。
李大叔對這種有禮的讀書人很有好感,說道“看你像是縣學的學子吧,這個點出來,快回去吧,別趕不上下午上課了。
宋聲應了聲好,然后拿上圖紙回了縣學。
下午第一節大課上完中間休息的時候,他把那張圖紙拿出來看了看,想起中午李大叔指出的那兩個問題,他也在想怎么樣能解決掉。
后排坐著的梁又明看他盯著一張畫的亂七八糟的圖深思,湊過去問道“你這畫的是啥呀在想啥呢
宋聲思緒被打斷,皺著眉道“是我想到的一個小機關,如果做好了,或許能幫城南小云亭修建宮殿
運木頭的民夫一點小忙。
梁又明一聽城南小云亭,瞬間就想到了家里老父親一直在念叨的徭役。
這事他也知道,陳王修建宮殿征調了不少民夫過來,而且木頭都是從叢元河后面的山里運出來的,要花不少功夫。聽說已經死了好幾個民夫了。
他的表姑夫縣令已經為這件事發愁許久了。
你畫的這丑不拉嘰的東西真的能幫忙從河對面運木頭
“嗯,應該可以,就是還有待完善。我今天中午去找了工匠,這兩處地方還是得仔細琢磨琢磨。
這話聽在梁又明的耳朵里那就是能行。
“明天中午我帶你去見我表姑夫,他是縣令,為此事發愁許久了。你把你這個想法跟他說說,說不定他能幫你呢
宋聲不大確信這個法子能不能行,說道“我不確定這個裝置能不能做出來,萬一做不出來,豈不是讓縣令大人白白期待了一場。
“可是這又沒什么損失,即便是失敗了,也還是老樣子而已。可若是成功了,那就是大好事啊。
梁又明說服了宋聲,答應第二天去跟他一塊去見縣令。
下午第二節大課是律法,這是宋聲最感興趣的課。律法條例他記得很快,但是要應用在什么樣的情形下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他聽的很認真,一個時辰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下學后宋聲依言去找夫子,沒想到在夫子房間門口遇到了另外一個同窗,也是他們班的,叫凌文華。
他知道這個人,也是寒門出身,是秋明村的,他的成績在班里一直都還不錯,只是平日里很少說話,又總是冷著個臉,好像也沒什么朋友。
夫子今天說如果有人不嫌課業多,也可以下學之后來找他。
宋聲環顧四周,只看到了凌文華一個人。
宋聲跟他不熟,記憶中原主跟他也沒什么交情,兩個人的座位離得又遠,平時更搭不上話了。他朝凌文華點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沒想到凌文華卻開口了,夫子今天夸你進步很大。
嗯,宋聲點點頭,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方便說一下你的學習技巧嗎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迅速進步。
宋聲看他一臉鄭重的問他學習技巧,愣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