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聲
回神,說道“沒有,我就是想到了一種炭的燒制方法,從前在書里看到過,但是記得有些模糊,等會兒回屋我再仔細回憶回憶。
聽到相公說知道炭的燒制方法,還是從書上看到的,深深覺得果然還是要多讀書的好。“那相公還看嗎不看的話我就把爐子放回去了。”
嗯,放回去吧。
爐子對于陸清來說不算沉,他把爐子放回柴房之后,又轉身回到灶房,發現宋聲正在灶臺前洗碗。
陸清已經把鍋已經刷過了,這幾個碗是宋聲剛才吃飯的碗,這會兒吃完了,他直接把碗拿到盆里面洗了。
陸清看到宋聲在洗碗,趕忙道“相公,你怎么把碗洗了放著讓我來就好。”
宋聲沒把碗給他,而是說道“沒事兒,就是兩個碗而已,我順便洗了,你就別再沾只手了。”陸清知道這是相公在心疼他,雖然只是兩個碗,但他還是很感動。
據他所知道的,在他們鄉底下就沒有夫君給夫郎主動洗碗的,大多數男人在家里從來不進灶房,只負責下地干活,賺錢養家。
相公不僅叮囑他用熱水洗刷鍋碗,還主動幫忙洗碗,相公是個讀書人,卻一點都沒有讀書人的架子,對他是真的好。
兩個人一塊洗了腳之后就回了屋,宋聲沒有立刻上床睡覺,而是把記憶中的燒炭方法重新在紙上默寫了一遍。
有幾個步驟記的還不是很確定,他寫了兩版出來,中間具體燒制多長時間,他大概寫了一個范圍,到時候只能親自試驗一下,看到底哪個是正確的了。
第二天宋聲打算中午的時候去看看李大叔把那個裝置做的怎么樣了,結果還沒走到地方,就被縣令府上的官差叫走了。
看樣子挺急的,官差一邊走一邊說道“宋郎君,你說的那個東西已經做出來了。現在已經被運到了叢元河邊上,但具體的安裝方法還得你過去指導一下。
宋聲一聽東西這么快就做好了,腳下的步子也走得更急了些。宋聲到的時候盧鈺已經在了,旁邊站著的還有李大叔。李大叔眼底下的青黑更嚴重了,一看就是這兩天沒少熬夜。
盧鈺催的緊,李大叔不敢怠慢,這兩天幾乎只睡了一個時辰。不過好在緊趕慢趕的東西是趕出來了。
不過具體怎么安裝誰都不敢拍板說,
即便是之前宋聲給盧鈺講了一遍,但他也不好直接下令讓人安裝,還是讓宋聲這個設計出來的人看著點兒他比較放心。
宋聲過來之后,盧鈺道“宋聲,你看一下安排在這個位置合適不合適對岸的位置在距離河邊兩丈處,按照你說的把繩子直直拉過來的。
宋聲看了一下“塔臺”下面留出的長木,這是要深深埋在地下的。不光有長木,還有用來固定的石頭。
宋聲大概計算過這個重力大小,按照這個承重力度,這幾塊大石頭足夠了。還有這個架子,中間有鐵塊支撐,承受這么大的力應該沒問題。
宋聲點點頭,應該沒問題,直接安裝吧。
坑是早就挖好的,把東西放進去后,又把土填上。上面又壓了幾塊大石頭,保證它的穩定性。等到兩邊全都裝妥當之后,河對岸的民夫裝了一根原木用繩子綁著兩端掛在了中間的繩子上。
河面已經結冰,放上去之后拉動繩子,木頭隨著繩子開始向岸的另外一端緩緩滑動。
盧鈺看著河面上那根圓木正在慢慢的向這邊移動,心里十分緊張,就怕中間出了什么狀況導致功虧一簣,結果只片刻的功夫,一根圓木就被運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