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多,衣服就做得快。
不過兩三天的時間,衣服就已經做的差不多了。一人一身,每個人都有。等到家里每人都換上了一身新的冬衣后,大家都樂開了花。宋老大,宋老二和宋老三看著身上嶄新的冬衣,齊齊把宋聲又夸了一遍。
還有宋峰和宋成這兩個,他們倆已經好幾年沒穿過新衣服了,一般都是往下輪著穿,宋峰穿宋平的,宋成穿宋峰的。
大伯母和二伯母面上也都是笑容,早些年嫁過來的時候宋家更窮,那時候條件比現在還差,平時都穿粗布麻衣,就連粗布麻衣也都是補丁,算起來她們也好久沒穿過新衣服了。
全家大概只有宋聲的衣服能多個幾件,這還是因為宋聲是讀書人,在學堂讀書要經常跟同窗一起出去,若是再經常穿著別人的舊衣服不大好。
前幾天陸清用自己攢的錢給宋聲做了一件冬衣,這次就沒有給宋聲做。
主要是宋聲覺得這種冬衣雖然被叫做冬衣,但實際上里面沒有棉花,不過放了一些麻布和動物毛等填充物進去,也起到了保暖的效果,可沒有棉花更
保暖,再給他做一件也是浪費。
宋聲打聽過,宋家村這一片根本沒有種植過棉花,甚至連種子都沒有,他問了好幾個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棉花。
他打算回頭有機會去府學了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人見過哪里種的有棉花,看能不能弄些種子回來。
宋聲在想著棉花的事情,宋家一家子卻還沒太從縣老爺賞賜宋聲的事情里緩過來。
那天縣里官差來的時候,村里大部分人都瞧見了。一開始大家嚇得不行,以為是宋家犯什么事兒了。后來聽見官差說宋聲立了功,縣老爺獎給了他一百兩銀子和三匹絹布,酸的牙都要掉了。
尤其是劉翠琴,她向來跟張杏花不對付,兩個人是從一個村嫁過來的,從小就認識,她性子好強,什么都要跟張杏花比,必須得高她一頭心里才舒坦。
張杏花死了丈夫成了寡婦,她心里不僅沒有同情,甚至有些惡劣的想著自己家庭美滿,丈夫兒子都在,比她強多了。
如今聽說宋聲得了縣老爺的嘉獎,心里酸的當天晚上連飯都沒吃幾口。
小兒子過來說要吃肉,她劈頭蓋臉罵了一頓,說道“人家的兒子就能讀書上縣學,你怎么就那么笨連個書都不會讀現在人家還得了縣老爺的青眼,你瞅瞅你,一天天的無所事事,像什么樣子
不過村里的人酸歸酸,他們村里出了一個被縣老爺夸獎的人,說出去也是有臉面的。
尤其是姓宋的人家,宋聲也姓宋,四舍五入他們都是一家人,說的仿佛宋聲真是他們家的人一樣。
這幾天宋家的人出去可有臉面了,尤其是宋老三,腰桿挺得筆直筆直的,前幾日服徭役受的苦好像不存在一般,整個人精神的不行。
別人只知道宋聲得了縣老爺嘉獎,卻不知是因為什么受到了嘉獎,所以跟宋老三打聽的人很多。
一到快吃晚飯的時候宋老三就出去溜達去了,這個時候旁人總會問起宋聲,宋老三笑的臉上的褶子都擠到了一塊兒,露出兩排有些泛黃的牙齒樂呵呵道
“我們家三郎呀,那個腦子就是跟別人不太一樣。他的想法旁人都想不到,就連縣老爺都來急匆匆的看我們家三郎做出的那個東西呢。
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從來沒見過縣老爺長什么樣,大家都很好奇。
宋老三裝作高深的樣子道“我當然見過不過嘛,那天我站的遠,只看見了一個背影。縣老爺看著挺年輕的,高高瘦瘦。我們家三郎就在他旁邊站著,兩個人還站得特別近在那說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