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給出嫁的宋英家里送些炭過去,宋聲他爹宋老三也去給自個兒的閨女宋冬送炭去了。
沒過多久,大伯母他們都陸續回來了,宋聲他爹過了一會兒也回來了。女婿家里人看他帶著炭回去,對他相當熱情,把他們老宋家夸了又夸,他差點誤了回來的時辰。
他們晚飯吃的早,宋聲回來的晚,所以晚飯一直都是晚上單獨給宋聲做的。除了宋聲,他們是在一塊吃晚飯的。但今天他們等了又等,張杏花卻一直沒回來。大伯二伯兩個人還去村口轉了一圈,也沒看到他娘張杏花的人影。
回來后說道“咱們先吃吧,不等你奶奶了,可能想著天黑不好走,就在英子家里住下了,等明天一早應該就回來了。
以往冬日里張杏花去宋英家里,如果遇到天氣不好,路不好走,就會在宋英家里住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再回來。這種是常有的事兒,所以家里人并不怎么擔心。
宋聲今天上了一天的學堂,晚上走的時候夫子專門把他留下考校了一下他的功課,畢竟連著請了兩天假,夫子有些擔心他的學業。
好在他記憶力強,夫子問他時他都答了上來,夫子還算滿意。
只是上次布置的關于軍隊的策論他還沒寫出來,最近幾天太忙了,他本來想找個時間去拜訪一下縣令大人,向他打聽一下朝廷軍隊方面有關制度,可一直沒抽出空來。
而且作為縣令,平日里公務也繁忙,盧縣令也不見得有空見他。
可這策論再過兩日就要交了,宋聲想起他的后桌梁又明來,梁又明好歹跟清河崔氏沾親帶故,沒準關于這個他知道一些。
中午吃飯的時候宋聲跟梁又明打聽了一下,梁又明果然了解不少。宋聲又向夫子借了一些關于朝代紀實的書來看,準備今天晚上回去把策論寫一寫。
陸清從陸家回來之后心情就不大好,不過好在外祖母的房子里已經有熱爐子用了,等過幾天他再去看看,瞧瞧外祖母的病好些了沒。
晚上宋聲回來后看他心情不大好,問道怎么了這是誰惹我們家清清了
陸清一邊給他盛飯,一邊道今天我去外祖母家了,才知道外祖母生病了,她那屋子里還冷得很,大舅母也沒給她換個厚點的被子。外祖母看起來瘦了好多,眼窩都陷進去了。
宋聲摸摸他的頭,原來是因為這個。
他道“那過幾天我陪你過去再看看外祖母吧,到時候我們多買些補品送過去,你看著外祖母吃好不好
陸清知道,每次他拿回去的東西,基本上都到不了外祖母那,大多數都被大舅母拿走了。他點點頭,仰著小臉兒道“相公,你真好。”
吃過飯從灶房出來,宋聲握著陸清冰涼涼的手進了屋,看屋里面并沒有生爐子,問道“家里如今不是有炭了嗎怎么沒把爐子生起來
已經
是十一月底了,天氣冷的厲害,尤其是冬天又沒有什么棉被棉衣的,屋子還都是用泥巴混著茅草蓋的土坯房,保暖性并不好。
陸清道“家里的爐子不夠用了,大伯和二伯屋里也都沒有用爐子。咱們家一共只有三個爐子,
給奶奶屋里放了一個,大嫂和二嫂屋里有孩子,不能凍著,他們兩個屋各有一個。其他屋里都是沒有的。”
宋聲想了想,說道“不夠用了就去買幾個回來吧,我記得村里吳叔家里好像就會做這個,明天有空你去看一下吧,要是好的話就多買幾個回來。
現在的爐子都是用黃泥糊著燒的,用的也不多,甚至有的家里都沒有爐子,如果需要熬藥的話,都是管別人家借的。
所以要是買現成的爐子估計是沒有的,只能去泥瓦匠那里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