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炭卻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新出爐的炭量并不多,都先緊著有權有勢的人用,其次才是那些富得流油的商人。
所以宋家能燒出來銀骨炭,完全可以抬高價格賣給那些有錢的商人,這得賺多少錢
旁人看不明白,里正卻看的清清楚楚,這宋家,以后怕是要發達了。
他這次特地過來道個喜,給宋家撐撐臉面,也賣個好,以后說不定就沾著光了。張杏花在一邊也被圍得水泄不通,村里的一些老姐妹兒圍著她問情況。
其中一個羨慕道“杏花
,你可總算是熬出頭了聽說這銀骨炭要一兩銀子一斤,這還只是市價呢等過幾天再下幾場雪,天更冷的時候,就是賣五兩一斤估計都有人搶著買嘞你們賣個一百斤的銀骨炭,那就有五百兩哪
另外一個婆子一聽,五百兩,驚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她拍著大腿道“五百兩我老婆子都活這么大歲數了,還沒見過那么多錢嘞這得花多久才花的完呀光是打棺材都能打好幾副了,還得是那梨花木的
張杏花也高興的緊,“打棺材打棺材,等賺了錢我就去打一副上好的棺材回來等老了就美美的躺進去
幾個人硬是把打棺材說的跟辦什么喜事兒一樣。
鄉底下的棺材并不便宜,一口薄棺還要幾百文錢。大多數時候人若是沒了,就用一個草席子一卷,抬去埋了。
所以對于村里的人來說,死后能有一副上好的棺材躺著,那對他們來說已經是相當體面的事兒了。
幾乎所有在場的村里人看張杏花和宋家一大家子的目光都充滿著羨慕和嫉妒。
王嬸子一大早把王大郎送到郎中那,郎中一看是急火攻心,人醒了之后給開了幾副藥就讓回來了。
這會兒子回來剛走到家門口,她就看到隔壁家圍的都是人,里面嘰嘰喳喳的,說的正熱鬧。
上前一問才知道,宋家昨天晚上真的燒出來了銀骨炭
早上給她男人看郎中又花了小一兩的銀子,她心里正堵著氣兒,聽見大家紛紛夸他們宋家,忍不住高聲說道“這炭都還沒賣出去呢,就開始做夢掙幾百兩銀子了有些人掙的錢多,但若是沒命花那不也沒什么用嗎
張杏花斜倪了她一眼,說道“王嬸子說的是,我們家里人就愛白天做夢,不過這跟王嬸子沒什么關系吧聽說你男人早上暈倒了去看郎中了沒有,可別這炭還沒燒出來,人就先病倒了。
張杏花是知道戳人痛處的,王嬸子家里忙活著燒炭已經有一陣兒了,可遲遲燒不出來,原先花錢建土窖的錢就白花了。
再加上后面勞心勞力的燒炭,又費時間,又費精力,卻連一點收獲都沒有,王嬸子除了著急上火,就是堵心的厲害,上頭的婆婆已經很久沒給她好臉色看了。
王大郎的老娘聽見王嬸子站
在外頭說話,趕緊把她叫了回來。
她怎么就給自個的兒子娶了這般心胸狹隘又斤斤計較的婦人。
這會兒她指著王嬸子的臉罵道“人家家里燒出了好炭,村里人都去道喜了,你不去也就罷了,還上門去給人家添堵,是想讓我們王家被村里人看笑話嗎”
張杏花可不管那么多,看見王嬸子氣兒不順她就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