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臉上都是喜氣,她樂呵呵的說道“今年可是托了三郎的福了,沒讓我肚子里這娃娃受凍。”
吃完飯之后孫氏和宋英忙著去洗碗了,陸清幫忙收拾了碗筷。因為暖和,家里四個孩子一直圍著爐子轉悠。
就是隔壁王家時不時傳來幾聲孩子的喊叫聲,讓人聽得有些心煩。
也聽不大清楚隔壁在說什么,但這一聽就知道是王嬸子在教育小兒子。
說起這王嬸子,自從她收拾東西回了娘家之后,一直等著王家的人來接他回去。
可她等了幾天,一直等到王大郎的病好了,也沒見王家有人來接他。
在娘家住的時間長了也不好,容易遭村里人閑話。眼瞅著這兒一天比一天冷了,萬一過幾天再下大雪把路給封了,她就是想回也回不去了。
這么想著,她果斷收拾了東西,自己悄悄又回來了。
回來之后像是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王大郎對她也愛理不理的,
王嬸子好幾次想發飆,都忍了回去。
冬天天冷,村里有不少,人家都點上了爐子。有很多都是來宋家買的灰花炭,這灰花炭一斤雖然要四十五文,但買個一兩斤回去燒著熬過最冷的時候就行,只要不燒一整個冬天,也花不了多少錢。
今年不同往年,往年熬熬就過去了。今年尤其是這場雪下了之后,能感覺到外面的溫度更低了。
王嬸子的小兒子才八歲,在屋里凍得哼哼唧唧了半天了。
王大郎心疼兒子,提議去隔壁宋家買兩斤灰花炭回來把爐子點上。
王嬸子一聽要到宋家去買,頓時不樂意了。
宋家燒出來銀骨炭的時候,她沒少說風涼話奚落人家,現在轉頭還要去人家家里買炭,這不是赤裸裸的打臉嗎
她不愿意,說道“去年前年都忍了,今年就忍不了了嗎不都是冬天,不過就是下了幾場雪而已,哪有這么冷不許去家里有多少錢你自己心里不清楚嗎哪有錢買炭燒爐子
王嬸子一吼,王大郎本來是不高興的。不過他最后嘴唇動了動卻沒再說什么,他倒不是顧及去人家家里買炭太丟臉,而是心疼買炭的這個錢。
到底還是狠不下心,干脆不說話了。
王婆子自然也是想燒爐子的,但她也怕花錢,想著往年熬一熬都熬過來了,今年也不差這個冬天了。
一聽到王嬸子不同意買炭燒爐子,小兒子不愿意了,鬧了起來。
“可是我去松子家,人家家里就燒著爐子呢,那屋里可暖和了。娘,咱就花錢買點炭吧。”
王嬸子一看小兒子還在惦記著買炭的事兒,氣不打一處來,抬手一巴掌打了上去,“買什么炭你當咱家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呀一斤四十五文不要錢的呀有空就多讀點書,別整天跟著松子瞎混。”
王小郎被他娘說的心里難受的不行,怒火一下就上來了,他倔強的看著王嬸子道“跟著松子怎么就瞎混了松子家里有爐子,咱們家可沒有我要去松子家找他玩
“不許去”王嬸子吼道。
因為小兒子經常去劉松家里蹭爐子取暖,次數多了劉松她娘有點不大高興,松子娘旁敲側擊的已經跟她提過這事兒了。小兒子再去那就是打她臉,她不能讓人家看笑話。
王小郎一聽急了,連去松子家都不讓去了,開始坐在地上哭鬧。
王嬸子心里本就存著氣呢,看他這個樣子,更生氣了。冬天衣服也不好洗,王小郎坐在地上把衣服蹭的很臟,更是難洗。
王嬸子氣得一巴掌打了過去,王小郎看他娘來真的,也怕了,哭的一聲比一聲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