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杏花一聽,皺眉道“一個丫頭家有什么功課還是快別耽誤你時間了,你讀書寫字要緊。”
宋聲搖搖頭,不贊同道“雖然是個丫頭,但還是要多認些字好。以后就算是出嫁了,遇見什么地契,房契之類的,也能看得懂,不會被夫家忽悠,有用著呢。您再想想英姐,因為不識字,就算看見程度給別人寫的情書都不認識,吃了多大的虧
這話一說,張杏花馬上就被說服了。
“你說的有道理,還得多識些字的好。”
“奶奶這樣想就對了,等明年大妞大毛再長大些,還有英姐的兩個妞妞,到時候我一塊給他們開蒙,讓他們都開始讀書寫字。
張杏花一聽,忍不住擔憂道“這會不會很費精力費時間三郎啊,你的時間和精力是最寶貴的,可別耽誤了你讀書呀
不會的奶奶,我只是教他們學寫字算數,等后面有機會了,就把他們送去私塾上學。不會浪費我多少時間的。
一聽宋聲還有送家里孩子去私塾上學的打算,張杏花有些驚訝,沒想到他打算地如此長遠。
景朝的私塾是招收女弟子的,只是不允許女子參加科舉罷了。有很多富貴人家都把家里的女兒送去私塾讀書寫字,更甚者還有請西席先生來教的。
會識字寫字后,就算是送去富貴人家家里做丫震,那都是爭著要的。
而且上過私塾識字的女子,出嫁了之后也會讓婆家高看一眼。
只不過上私塾也要花錢,這束修雖然比不上縣學昂貴,但一年也要二兩銀子,鄉下誰愿意花錢給姑娘家讀書上私塾的。
“都送他們去私塾上學”張杏花驚道,“三郎,咱們家雖然因為燒炭稍微好了些,但也沒有這么多閑錢花呀。
宋聲卻道“奶奶且放寬心,到時候錢的事我來想辦法,不會讓您為難的。”這話要是旁人說,張杏花竟然是不信的。但換成宋聲這么說,她就信。
行,你心里有數就好,送家里娃娃們讀書是好事,這事兒我支持。
宋聲再次覺得張杏花這個奶奶想法相當的開明,一點都不貪圖眼前的小惠小利,就比如這送家里娃娃們上私塾的銀子,她完全可以說不同意,到時候把這錢省下來存著。
但她卻沒有,家里頭不論男娃還是女娃,她都同意送去上私塾,想法十分開明。
如果她不是一個農家的寡婦,而是生在一個高門大戶,說不定會是一個十分有魄力的當家主母。
跟張杏花說的這些話,一旁正在繡花的宋夏也聽見了,聽到以后說不定能去上私塾,她心里十分高興。
宋聲這個親哥哥在她眼里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許多。
從前這個哥哥對她態度很冷淡,可自從成婚了之后倒是對她親切了許多。
知道她想學寫字,還特地為她準備紙張和筆,現在還提出建議說以后要送家里的孩子們去上私塾,她這個哥哥跟以前是真的不一樣了。
她喜歡現在的哥哥,希望哥哥一直保持著現在這樣,不要再變回以前的樣子了。
宋聲考校了一下宋夏,發現之前教給她的字確實已經都學會了,夸贊了幾句之后,又教了她一些新的字。
教完了字之后,他道“夏夏,我教你一些算術吧,就是一些簡單的算學知識。”
宋夏愣了一下,隨后反應過來道“是能夠算錢的知識嗎”
“對,以后如果你出門買東西的,既要會看稱,又要會算錢,這樣那些小商販們就不會騙到你了。”
“那我要學”
宋夏教了她一些簡單的加法和減法,準備等她學會之后,再教一些簡單的乘除。這樣以后買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