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奶奶是如何想的要給我定親嗎”宋夏一臉淡定的問道,完全沒有小女兒家的害羞和不好意思。
張杏花嘆了口氣道“還沒定呢,這王媒婆說的人家,就是鎮上的胡家,家里是在鎮上做生意的,條件也都不錯,他說的就是這胡家的老二胡元,今年十六,比你大兩歲。
張杏花沒跟宋夏說她心里的顧慮,而是接著道“我剛才去找你哥說了這事兒,你哥讓我來問問你的意見。夏y,你是什么想法
宋夏本來垂著眸子就要認命了,忽然聽到張杏花這么問,眼里忽然又蹦出光來,她道“哥讓您來問我的意見
“嗯,三郎說,嫁人的是你,以后過日子的也是你,這門婚事還得你愿意才行。”
宋夏心里頓生感激,沒想到這個家里最懂他的人竟然是一直對她不冷不熱的哥哥。
從前她還以為這個哥哥是不喜她
的,不然也不會對她那么冷淡。可現在看來,是她錯怪哥哥了,哥哥一直都很為她著想,就連婚姻大事也讓奶奶來征求她的意見。
既然來征求意見,說明她的想法還是很重要的。
宋夏直接了當道“奶奶,我不想嫁人。今天聽哥哥說,明年他有辦法讓我們去上私塾讀書,我想跟著哥哥多讀書識字,以后出去當個賬房,如果有可能,我還想當個女掌柜。不想待在咱們這個山溝溝里在家相夫教子。
張杏花聞言十分震驚,沒想到這個平時默不作聲的孫女,心里竟然有這么大的打算。
她道“夏丫,你可知道,若是過了十五再不定親,在咱們這兒那可就是半老的姑娘了。等以后
你再想尋一個好人家就難了。
宋夏雖然年紀小,但說話很有條理。她道“奶奶,我知道,可是您口里的那些好人家,嫁過去就能過得好嗎當初英姐不也是歡歡喜喜的嫁過去,在那程家過的日子受了多少磋磨,可您看她回來之后,日子過得有多舒心。
宋英的事情張杏花心里一直都是個疙瘩,雖然哺上不說,但心里也一直為她擔憂著。
雖然宋家家里的氛圍很好,婆媳之間幾乎沒有鬧過什么矛盾,但這只是少有的人家。
宋夏自小便見慣了村里人家里面的雞飛狗跳,一個女人在當媳婦兒的時候被婆婆各種挑刺兒磋磨,等到多年熬成婆婆之后,將積累的怨氣發泄到兒媳婦身上,像是死循環,一代一代往下傳。
宋夏不想成為這個媳婦,也不想多年以后熬成這樣的婆婆。
她想,作為女子,就不能有別的出路嗎
宋夏的想法實在太令人過于震驚,張杏花道“夏丫,女人相夫教子是天經地義的事,那是順從天理,你現在的想法有悖綱常。罷了,你若是不想要這門親事,奶奶再給你尋摸尋摸別的便是,但這種不想嫁人的想法可萬萬不能有,記住了嗎
宋夏粗粗的應了一聲。
反正能拖一時是一時吧,眼下她還是多讀書識字,學習算術吧,以后萬一真的有機會走出去呢外面那些做掌柜的,既然男人能做,為什么女子就不能
下午的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天就黑了。外面雪還在下著,照這個情況,明天宋聲這學堂依然去不了。
陸清停下手里的活,出來做晚飯。如今二嫂有孕,家里的飯是他跟大嫂輪換著做的,偶爾宋英也會出來幫忙。
晚上的飯好做,中午剩下的骨頭湯還有一些,他又兌了一些水進去燒開,然后揉了些面,掌起搟面杖將面攤成一層薄薄的餅子,然后卷起來掌起菜刀切成條,等到鍋里水開了之后把面下進去,加了些鹽,一鍋骨頭湯面便做好了。
下雪天,天黑的更早了。一頓飯做完的功夫,天空徹底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家里只有一盞油燈,是供宋聲用的。
宋聲把油燈點上,掌到堂屋的桌子上放著,一家人圍著堂屋的桌子吃飯。
隔壁王家的吵鬧聲一波又一波的響起,王小郎的哭聲震天響,中間還夾雜著王嬸子的叫罵聲,和王婆子的勸阻聲。
白天冷,晚上就更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