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卻臉皮兒薄,公爹還在前面坐著呢,相公怎么就親過來了,給他鬧了個大紅臉,這會兒也不敢抬頭,怕萬一公爹回頭瞅見了,多難為情呀。
牛這一路晃著到了家,宋老三把板車卸了,然后把牛拉去棚子底下喂草。
這牛是從里正家里借的,借了兩天,一共給了二十文。明天還要用,今天就先不還回去了。家里已經做好了晚飯,就等他們回來一起吃了。
晚飯依舊是在堂屋的桌上吃的,飯桌上張杏花問今天租房的情況,宋老三大概說了一下,已經定
好了,今天下午收拾了半茬子,等明天再把需要的東西拉過去。
張杏花點點頭,沒想到他們效率還挺快的,不過早一天把地方定下來,孫子就能少跑一天的路,就能少受點罪。
聽到宋老三說租的這個小院有三間臥房,張杏花道“臥房多了也挺好,回頭咱們家的人誰要是進城了,還能在三郎這里歇歇腳,咱們老宋家也算是在城里有個暫時的落腳處。
頓了頓她又道“家里還有一個舊鍋,明天走的時候讓清哥兒把鍋帶上。等會兒吃完飯,大郎媳婦兒幫忙拾掇拾掇,這碗筷、洗衣服的盆也都是要帶的,別落下了什么東西,到時候用著不方便。”
張杏花思慮周全,把想到的東西都交代了一遍。晚飯之后,除了被褥衣服這些,其他鍋碗剽盆之類的都提前收拾好放板車上了。
收拾完了之后張杏花還不大放心,把能裝的東西都給他們裝上了。還給他們帶了一袋蘿卜和一袋白菜,甚至還捆了兩捆木柴,放在了板車上。
說是城里啥都貴,菜和柴沒有了就回家來拉。
陸清乖乖應了,到了城里之后,這花錢上面可得精打細算這些,雖然手上還有五十兩銀子,但這錢是最不經花的。城里物價又高,什么東西都得花錢買,還是得省著些用。
宋聲吃過飯之后跟大伯他們問了一下最近燒炭的事。
自從跟村里人放出收柴的消息之后,陸陸續續有不少村
里人背著柴來他們家里賣,所以家里的柴現在是不缺的。
而這新建的土窖也正在建了,只是這冬天天冷,干活比較受罪,宋家這次多花了幾個錢才把陳三叔請過來給他們建土窖的。
這邊建著土窖,另一邊并不妨礙燒炭。按照宋聲說的,這次縮短了冷卻時間,比上次燒出來了更多的銀骨炭。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燒出來銀骨炭了,但宋家人還是很高興,畢竟燒出來一次還能說是偶然,第二次也燒成功了,那就說明他們這個方法沒問題,對于燒制銀骨炭更有信心了。
“這一窖燒出來的銀骨炭足足有四十五斤,三郎,給你車上也裝上一些,你帶到城里租的房子那,有空的時候可以去給縣太爺送過去。張杏花道。
宋聲應道“行,那就給我裝上十斤吧,等到旬休的時候給縣令府上送過去。”
前面畢竟多虧了縣令大人關照,宋聲想著剛好借著這個機會還了這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