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聲看了看天色,今天時辰太晚了,他委婉推拒道“不了,幫我謝謝夫人的好意。只是今天天色已晚,等會兒再不回去,怕是要趕不上
回家了。”
阿全暗自覺得這個書生是不是有點傻,這么好的機會能見到他們家老爺,他竟然給拒絕了。上次也是,兩次都給拒絕了。
他又回去正廳跟崔夫人稟報了一下情況,沒想到他們夫人沒有生氣,甚至還隱隱有些贊許。
出來的時候翠兒姐提點道“你懂什么這說明人家雖然是個寒門書生,但有氣節。既不趨炎附勢,又不阿諛奉承,人家這叫有風骨。
其實這些也都是翠兒聽她家夫人說的,她只是一個貼身丫策,還沒到什么都懂的地步。
阿全這次出來的時候手上掌著一包沉甸甸的銀子。
這次的炭他連稱都沒稱,就直接把這一包銀子全都給了宋聲。
他說話十分客氣,“我們夫人說宋郎君跟家里人過來送炭辛苦,多出來的銀子就不用找了,既是要過年,可不能少了銀子。
崔夫人不缺這點錢,宋聲沒有推辭,禮貌地做了個書生禮道謝,然后等縣令府上的人把炭搬完之后,就帶著他爹回去了。
崔夫人說的不錯,既然是要過年,肯定是少不了花銀子的。
今天這四十斤銀骨炭,崔夫人給了一百兩。
既然是要回家過年了,那這過年的東西肯定是要買一些的。
今天剛好他爹趕著牛車過來,多買一些東西也無妨,全都放到牛車拉回去。
等宋老三趕著牛車從縣令府上回到城西租的院子時,才發現在側面棚子底下,拴著一頭小牛犢。
宋老三驚訝道“三郎,清兒哥,這是誰家的牛啊”
陸清笑了笑,道“爹,這牛在咱們家拴著,你說是誰家的”
宋老三不敢相信,道“這是咱們家的牛你們什么時候買牛了花了多少錢啊貴不貴”
宋聲道“爹,這是我們今天剛買的。沒花多少錢,今天下午一塊拉回家去。就是這牛有點小,得在家喂一段時間,等到明年春耕的時候長大了,就能拉去地里面耕地了。
宋老三一聽,摸著這小牛都不撒手。這可是他們宋家的牛啊
宋家一大家子這么多人,家里地又多,每次耕地全靠人力。他們三個再加上大郎二郎四郎,一共六個男丁全都下地耕種,家里的地都還要
種個個把月呢。
不僅耗時,更費力。每年收完了麥子之后就累得不輕,再加上春耕,每次都得緩個好幾天才能歇得過來。
村里頭有牛的人家并不多,每回看到人家拉著牛在地里面耕地,他們都羨慕的能看好大會兒。
沒想到現在他們也有自己的牛了
“三郎啊,你們倆老實交代,這頭牛花了多少錢你們倆手頭是不是沒錢花了這次賣炭的錢,你們都留著吧。家里現在靠著賣炭有不少進項,這錢你們就留著自己花。
宋聲卻沒要,“上次賣炭的錢拿來買牛了,也沒花多少,我們手上還有錢花呢。這次賣炭的錢爹就拿著吧,好歹也是一大筆,也讓奶奶和大伯他們都高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