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舅一向沉默慣了,悶聲不吭。姜氏年紀大了,也管不了那么多,犯不著跟她生氣,一生氣還容易把自個兒的身體氣出毛病。
小趙氏拉著丈夫跟兒子也都回房不吭聲,婆婆雖然做事過分了些,但這件事是為了她丈夫考慮的,如果真的成了對他們這個小家有很大的好處。
反正不用她當這個出頭鳥,有婆婆在前頭頂著,成不成也賴不著她身上。
陸鳴看著家里這個爛攤子,臉色面露愁苦。他越發覺得今天宋聲跟他說的分家的提議是個好主意,就是不知道他娘同不同意。
這個時代在鄉下分家的不多,除了像李滿這種家里是真的有特殊情況的,還有父母已經不在了的,兄弟幾個分家倒也沒什么。
像老宋家如今已經是四代同堂了,依舊沒有分家。陸鳴怕他娘也覺得分家不好,家族的香火不會旺盛,不同意分家。
陸鳴準備尋找時機跟她娘姜氏提一提這個事,探探他娘的口風。
年后的日子過得很快,宋聲這幾天年假除了頭幾天走親
戚之外,后面幾天就在家歇著了。過了十五之后,宋聲學堂就開學了。
陸清收拾了一下東西,跟著宋聲一塊去了縣城里租的房子處,方便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正月里雖然不忙,但田里也是有活的。過了一個冬天后,積雪融化,田里的麥苗跟拔高了似的長了一大截。
麥苗跟著長,田里的雜草也跟著長。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時不時的下地除草,否則等田里的小草長大了,就會跟麥苗搶著吸收養分,到時候田里的收成就不好了。
正月一過便是二月了,河邊的柳樹都開始泛出嫩芽,天氣已經逐漸回暖,春日的陽光照著大地,
微風拂面,田埂上時不時有扛著鋤頭的村民們聊閑話,一派生機勃勃。
這天氣一回暖,老宋家的炭也燒的差不多了。過了冬季,這灰花炭跟銀骨炭的需求量就沒那么大了。
不過這炭還是要燒著的,燒出來的炭可以賣給鐵匠鋪子,或者鑄幣坊。
只是這鑄幣坊大多都是官家的,人家燒炭的供應商一般都是固定的。
不過鐵匠鋪子還有一些做別個需要燒炭的生意的地方,也都是他們賣炭的潛在客戶。
只是這收益肯定沒有冬天那么好了,但好歹也是一個進項,總比沒有好。
所以宋家這炭閑著的時候可以燒一些掌去賣,農忙的時候就不燒了。
宋玉的親事就定在農忙前的四月,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該準備的東西也都該準備起來了。
除了要忙著燒炭,宋家蓋新房子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宋家的院子堂屋有三間,左右廂房和灶房都有,后面還搭了兩個棚子,這擱在宋家村里面已經算是齊整的了。
但親何宋家的人口多,壓根不夠住,宋夏已經十四歲了還跟張杏花一塊住,宋成以前和宋聲一個房間,但現在宋聲成親了,他只能挪到三叔宋老三的房間兩人一起住。
現在宋英帶著兩個孩子也回來了,家里的人口是越來越多了,不說張杏花和宋夏如今擠在宋玉的房間里,等到時候二嫂李氏生了孩子,到時候就有兩個孩子了,他們那個小屋就住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