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個勤快的,宋聲一跟她提這事兒,她立馬就答應了。
不過宋聲也提前跟他們說了一下利弊,畢竟是家新開的鋪子,做什么事都是有風險的。
如果
鋪子賺了錢,那大家就按照效益來分,簡單來說就是賺的多他們分的工錢也多。
如果不是虧了錢,可能這個工錢也不會有太多了。
有時候做事情就是缺這賭一把的勇氣,機會擺在眼前了,就看你怎么選。
陸鳴那是室不猶豫的選了跟著宋聲混的。
不得不說,他對這個夫婿很是滿意。人家頭腦聰明,不光是讀書,就在燒炭方面也能看得出來。所以這一次宋聲說要開個鋪子做生意,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高宛這個小開母雖然嫁進來的時間不長,但對于陸鳴這個丈夫的決定,她都會全力支持。
人手也夠了,分工也都到位了,天時地利人和就差這個時間了。
宋聲跟梁又明商量了一下,將鋪子開業的時間定在了十天之后。
十天之后天氣就會更涼了一些,到那時候更適合吃火鍋。而他到時候也就要去府城上學了,鋪子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大家按部就班,他不在這邊也沒什么事。
把鋪子交給小舅舅經營著他很放心。
這邊宋聲把鋪子開張前需要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差不多后,聽到家里人在討論宋成的親事。
張杏花在屋檐底下坐著跟家里幾個媳婦兒一塊納鞋墊,大伯母林氏道“四郎的親事尋摸的咋樣了
張杏花道“年前的時候不是給四郎看了個姑娘嘛,結果去觀里抽了個簽,說是下下簽,我想著這婚事可能不大吉利,干脆就沒讓媒人上門說這個事。
“那這過去這么久了,一直都沒尋摸著合適的嗎”
“上個月還給他說了一個城西邊小劉村的一個姑娘,結果人四郎不同意。”“啥四郎不同意是沒相中嗎”
張杏花嘆道“他呀,也不知道啥時候見過人家,非說這姑娘長得丑,他打死都不娶。”
“要我說呀,長相沒那么重要,能干不就行了。聽說人家那女娃,都能夠趕著牛下地犁地干活,相當能干。
林氏一聽這話,呵呵笑道“婆母,也不知道當初是誰看上了公爹的臉,非要嫁給人家的。”張杏花跟兩個媳婦兒關系處的好,平時說說鬧鬧的開開玩笑,也都不放在心里。
這會兒聽到這話,也笑道“那個時候不是年輕嗎,總想
著好看喜歡就行了,現在想想啊,還是得嫁個能干的才行。
“那既然小劉村這個姑娘這么能干,咱們要是不抓緊時間定下人來,可不就被別人給搶走了。”
張杏花拿著針在頭皮上放著撓了撓,穿過鞋墊兒縫了一針,道“我是想把人家趕緊定下的,可四郎不愿意,沒法子,就先放著了。
二伯母趙氏一直操心這個兒子的婚事,這會兒說道“回頭我再勸勸他,他不是一直都想早點成親的嗎說不定就同意了。
眼看著宋成年紀也不小了,確實也該定親了。
而且今年宋聲考上了秀才,靠沾著他的光,也能說上一門不錯的婚事。
家里人都是這么想的,以前他們可挑選的余地不多,可現在不同了,有宋聲這個秀才公的招牌在,還是有不少姑娘和哥兒愿意嫁到他們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