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到他之后,對方先問了他的姓名,學籍,讓他掌出籍冊瞅了一眼。這個時候倒是沒看信帖,今年考上秀才的名單已經在他們書院掛著了,對著名單籍貫找人就行。
等到確認了籍貫跟人對得上之后,負責登記的學子瞬間肅然起敬,眼里都帶著崇拜。
他們早就知道今年的秀才案首是一個叫做宋聲的寒門學子了,今天上午登記這么久,一直沒看到人來。
這會兒終于見到真人了,難兔有些激動。
“宋兄可謂是大才呀,竟是案首以后來書院就讀了,咱們可就是同窗了,可要對我等多多指教呀。
這幾個人雖然也是秀才,但都是末等的附生,對于他們這些原生尤其是案首,可是很崇拜的。
宋聲謙虛道“哪里的話,以后還得請同窗多多指教才是。
一看對方并沒有恃才傲物仗著自己是第一名就傲氣的鼻孔朝天,頓時對宋聲更加有好感了。
把籍貫還有姓名等等信息登記好之后,負責登記的學子道“咱們書院的束惰是一年六兩銀子,一次全部交清。
宋聲點點頭,從荷包里面掌出早上陸清給他裝好的銀錢。
怪不得在景朝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呢。像他們這種寒門士子,在讀書一道上,不僅要有真才實學,還相當花錢。
平日里所用的筆墨紙硯這些消耗
品價格就不便宜,沒有考上童生之前,有條件的人家都會送孩子去上私墊,這便是要花的第一筆束修。
考上童生之后要到縣學進學,這是第二筆束修,現在到他這兒已經是第三筆束修了。
如果一次全部通過也就罷了,一旦考不過要考好幾年,那這讀書的每一年都要交束修,對于莊稼人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景朝還是“學校”制的,如果考上了,秀才不來到書院就讀,到時候就沒辦法參加鄉試,因為鄉試報名只能從書院里報。
不過也有例外,像太學跟國子監也是景朝認可的官方機構,里面都是一些達官貴人的子弟,他們這些平頭百姓,只能通過縣學跟書院的方式參加一場又一場的科考。
交完束修之后,旁邊另外一個穿著同樣書院制服的學子遞給了宋聲一塊牌子,上面刻著他的名字還有班級,除此之外還免費發放了一身衣服,跟書院這些人身上穿的一樣。
這便是書院的統一著裝了,只是這只發了一套,以后若要換洗,肯定得另外買新的備著。
“宋聲師弟,你需要在書院住宿嗎如果需要的話可以給免費安排宿舍。”
書院里另外有一條規矩,原生選擇住宿的話,住宿費是全免的。
宋聲搖搖頭,“我不住宿,住家里面。”
負責登記的人把信息給他完善之后,給了他一張填好的信息頁,讓他核對后拿著信息頁去學院里面尋找班級。
宋聲接過信息表看了一下,核對信息無誤之后,問道“麻煩問一下,這衣服要是換洗的話,該去哪里再買一套新的
負責分發衣服的學子挺好心的給他指了指,道“咱們城南這里的成衣鋪子都可以買,里面都有。”
宋聲還以為這衣服是哪家鋪子給壟斷了,沒想到周圍的幾家都能夠買到。
他點頭道了謝,抱著衣服準備去學院里找班級。